本报讯 (记者 张志宁 通讯员 孙艳东 王振)“老范啊,该浇你家麦子了,你赶紧过来吧! ”4月16日,庆云县东辛店镇大范村村民范占辉挂掉电话后,从抽屉里拿出水卡,骑着电动车来到田里。 “现在浇地真是方便了,连铁锹都不用拿了。 ”范占辉说。
对于农民来说,以前浇地真是大难题,每次浇地,拉水泵、铺管带……一家人忙一天也浇不了多少。如今村头修上了扬水站,全村铺上了管道,浇地的时候用水协会统一灌溉,全村的地三五天就浇完了。
庆云位于李家岸引黄灌区末枝,水资源短缺问题非常突出。 2009年,庆云被确定为省首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3年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高效节水和末级渠系改造节水示范片面积12.4万亩。在建设过程中,该县聘请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专家作为技术支撑,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 “四制”管理。该县同时推广土壤墒情远程测报、低压管灌区井泵远程控制等新技术,工程全部采用砼块等新材料,渠道底板浇筑也全部采用商混浇筑等新工艺,保证了农田水利硬件建设“过得硬”。
农田水利“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如何让小农水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发挥更大的效益?该县小农水怎么用、设施怎么管百姓说了算,通过聘请村民义务监督员和组建灌溉用水协会,确保农田水利软件建设“硬起来”。该县通过乡村两级推荐、水务局筛选等方式推选192名村民监督员,经过统一培训,使其在小农水工程规划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维护等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既保证了小农水建设规范透明,又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水利的积极性,确保每项工程都建成了精品工程。 3年里,村民监督员累计提出意见和建议97条,采纳46条,整改建设、管理问题6处。
“没有用水协会的时候,一到浇地就你争我抢、乱成一团,现在只需要提前撒好肥料,协会管理人员就按地块顺序把地给浇了,非常方便。”正在蔬菜大棚浇地的庆云县常家镇大刘村村民刘明贤说。刘明贤所说的农村灌溉用水协会是该县保障农田水利 “毛细血管”畅通无阻的又一法宝。协会按照灌溉区域,打破行政地域界限,通过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筹集资金,对灌溉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每亩地最多收取15元水费,并定期公布资金收支情况,接受监事会和群众监督,改变了农民只用水不管工程的习惯,打通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同时,协会还组织会员完善、更新田间灌溉设施,安装了用水智能IC卡,让农户一按遥控器就能浇上地。
目前,该县已有灌溉用水协会9个,会员村庄达到137个,近9成村庄实现统一灌溉。
新闻推荐
庆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
庆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