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州市对民生工作尤为关注,不仅首次将“十件民生实事”作为政府一号文件下发,还将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接受全社会监督。记者从市政府督查室了解到,一季度,德州市民生工作开局良好,今年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均取得较大进展。
125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建
在今年的“十件实事”中,德州市提出要新建、扩中小学70所、幼儿园100所,总建筑面积24.33万平方米,新增561个教学班。截至3月底,各县市区上报中小学建设计划100所,目前已开工31所47个项目。同时,各地陆续上报幼儿园建设计划321所,现已开工建设94所。此外,各级还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截至2月底,全市教师招聘计划已上报1834人。
大病保险资金到位八成
年初,德州市提出为城乡居民实行大病医疗保险。农村参合人员在新农合报销基础上,对国家确定的20类重大疾病,个人年补偿额提高到20万元。截至2月22日,全市人均15元的大病保险资金八成拨付到位。新农合大病保险对接程序软件正在开发,截至3月25日,已通过手工方式结报完成76人次,报销补偿4.02万元。
3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投用
养老问题取得大突破。年初德州市提出的建设14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医疗康复及生活服务等目标,正逐步得到落实。目前,德城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庆云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已相继投入运营,武城、乐陵、临邑的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已完工,齐河、宁津、陵县、夏津、运河经济开发区、禹城、平原的社会福利中心将于6月至8月份开工建设。自1月1日起,敬老院和光荣院集中供养的老人每天都能免费领到1袋牛奶和1个鸡蛋。此外,德州市向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和救助农村高龄特困老年人的《暂行办法》也已起草完成。
德陵城际公交近期开通
交通方面,德州市提出将新建、改造255个重点路口的交通信号系统,完善道路安全隔离等设施,新增候车亭150处、新型公交车200辆,并开通中心城区至部分县城城际公交车。截至3月末,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42个电子警察以及23处信号灯控制机路面基础施工已完成。同时,德州市已购置新型公交车53辆,开建候车亭42处,德州至陵县城际公交已完成车辆购置、路线设计等工作,正在建设首末站,近期将正式开通。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确址
德州市年内将开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并加快建设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设施。同时,残疾人可凭残疾证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低保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发放生活补贴600元,6岁以下残疾儿童可享受免费康复训练。目前,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已完成选址,全市符合救助条件的13945名低保重度残疾人已被全部录入残疾人生活补贴管理系统,市级儿童项目资金也已经拨付到各定点机构,县市区及定点康复机构已对受助对象筛查审核完毕。公交公司已制定《残疾人办理公交卡的规定》,并出台《安全陪乘协议》。交通局与残联正在研究制定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的实施细则,细则出台后立即实施。
孕前检查人数过半
计生方面,德州市提出免费为农村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健康教育、临床检查、咨询指导等19项医疗服务。截至3月25日,全市已参检31670人,占省下达的目标人群总数的50.85%。
10处公园绿地开建
城建项目推进迅速。年初德州市提出在中心城区建设12处公园绿地,对28条重点路网及22条重点水网实施绿化,并启动建设太阳湖景区。如今全市已植树1008万株,占任务总数的89.2%,12处公园绿地已有10处开建。太阳湖景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保持13%以上
年初德州市提出,将新增城镇就业7.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4万人,就业培训5万人,帮扶3000名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扶持创业3000人,努力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左右。截至3月末,预计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已达7066元,增长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06元,增长15%。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万人,分别完成计划的35%、37.5%。此外,德州市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已办理小额担保贷款139万元,直接帮扶50名下岗职工创业就业。
饮水安全工程已开工
今年,德州市要完成武城、临邑、禹城管网延伸工程,将饮用黄河水的人数再增100万人,并完成中心城区第四水厂一期工程,基本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截至目前,禹城、临邑、武城3县市管网延伸项目的实施方案已完成并上报省水利厅审批。同时,武城县饮水安全工程的自建部分已经开工,禹城、临邑的自建部分也将于近期先行启动。
燃气管网更新工作启动
德州市提出,年内将建设华能电厂至高铁新区供热管网,并改造部分老旧小区二次供热管网,更新部分老旧燃气管网。目前,华能电厂至高铁新区供热管网项目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全市集中供热小区正在接受普查,有关部门将择期对需改造小区进行管网改造。老旧燃气管网的更新项目4月初开始施工,11月底完工。
以过硬作风把实事办好
回顾德州市一季度的“民生答卷”,处处可圈可点。好成绩折射出的是求真务实好作风、积极作为的责任感。
民生改善是幸福的要义,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德州市把民生建设作为幸福德州建设的落脚点,抬高标杆,不仅追求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更追求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好医、老有康乐、住能安居, “十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效果显著,让人们萌生更美好的梦想,增添了圆梦的自信。
幸福追求无止境。如何将民生改善“开门红”变成“季季红”,仍是一道难度颇大的考题。经济欠发达、财力较紧张,僧多粥少、诉求增加……面对考验,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好作风,在经济发展上谋突破,全力做大做优财政“蛋糕”,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强保障。要转变观念,摒弃“民生只是花钱”的意识,认识到民生改善有助于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有助于扩内需促销费,有助于增强城市软实力,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增强社会的和谐与活力。
第二季度已过去10天,跨越突破任重道远。民生实事需继续办好,其它工作也要高效推进。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深入转作风,克难求进、雷厉风行,高效服务、狠抓落实,在每项考验中都交上优秀的答卷。
□本报记者 王贺 见习记者 李智群 本报通讯员 许慧
新闻推荐
“他给张培元村留下一个聚宝盆”——“第一书记”孙成文离任记,“他给张培元村留下一个聚宝盆”——“第一书记”孙成文离任记
□孙艳东 张秀葵4月11日是省委组织部考核省派第一书记的日子,也是省法制办派驻庆云县徐园子乡张培元村第一书记孙成文离任的日子。下午4点,群众测评会开完后,230多名村民代表久久不肯离去。村民们自...
庆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