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密质 通讯员 齐建璋
在尚堂镇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座落着一所透明的玻璃房,你可别小看了这房子,走进去,给人的感觉是别有洞天,凉风徐徐,花香扑鼻,清新怡人,各种花草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一座花园之中,很难与高端农业、科技创新联系在一起。这里就是山东沃森农业科技创新开发项目,这所花园式的房子就是企业的全智能日光温室,里面种的这些花花草草可都价值不菲。
据沃森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负责人林晓伟介绍,沃森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总投资3亿元,规划占地3100亩,主要进行中草药、特色花草、彩色林木等高端产品的培育、种植和加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占地100亩的培育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 2000平米的现代化无菌组培中心, 5000平米的全智能日光温室, 6000平米的冬暖式大棚已投入使用,引进并试种了铁皮石斛、金线莲、蓝莓等高端产品。二期计划建设占地1500亩的规模种植带动基地,成立合作社,吸引农民入社,发展规模种植,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三期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的物流加工服务基地,形成集培育、种植、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开发体系,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5亿元,解决5000人就业问题。
价值连城的小“仙草”
在沃森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智能温室里,一片片绿油油的 “小草”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铁皮石斛,一种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 “药界大熊猫”的植物。
据传,秦朝时,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曾派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出海要寻找的不老仙药就是铁皮石斛。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属微子目,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8cm,宽4-5mm,花期3-6月。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浙江、福建等地。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正宗铁皮石斛加工后干品称为铁皮枫斗,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富含石斛多糖、石斛碱、氨基酸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生长于一些高大乔木阴湿的树干或石灰岩上,因而在人工繁育栽培条件下也可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栽植。
铁皮石斛因其富含较高的营养价值,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而风靡南方。市场上,铁皮石斛干品的售价每公斤在两万元左右。
“铁皮石斛具有护肝利胆、健脾益肾、补充津液、抑制肿瘤、降低血脂、延年益寿的功效,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铁皮石斛一般可连续采取8年左右,种植第二年起便可采收,销售,每亩的经济效益在12万左右。”沃森农业科技创新开发项目技术总顾问、潍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曹春英向记者介绍说。
虽然种植铁皮石斛效益可观,但其作为沃森农业科技创新开发项目的重要产品之一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把南方的植物搬到北方来种植,如何克服环境因素的制约,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
打破传统,异地生根发芽
庆云县作为一个农业县,一直坚持传统的种植模式,由于地碱水咸,受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农业种植结构上没有进行过较大的调整,在发展高端高效特色农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如何打破种种因素的制约,这成了困扰农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沃森农业科技创新开发项目技术总顾问,曹春英研究铁皮石斛已有20年时间,摸索出了很多经验,为企业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土地盐碱,曹春英就根据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用树皮代替土地;水太咸,含过多的钙镁离子,而铁皮石斛生长需要的是微酸性的水分,曹春英就运用水处理设备对水进行处理后再为铁皮石斛浇水;光照太强,曹春英就通过建设智能温室运用内外遮阳网对光照进行调节;空气干燥,曹春英就在智能温室里设置了一面 “水墙”,通过电脑控制可以随时对空气湿度进行调节……为了解决土壤透气性问题,曹春英还自创了在苗床土壤中掺杂石块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铁皮石斛营造了类似自然的生长环境。 “尽管环境类似,但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现在铁皮石斛比自然状态下的生长速度稍慢,这是劣势但也是优势,因为铁皮石斛含多糖物质,生长慢更利于有效营养成分的积累,价值可能会更高。”曹春英说。
目前,在沃森农业科技创新开发项目智能温室里,种植的铁皮石斛叶片幽绿,长势良好。这个 “外来物种”开始在庆云大地生根发芽。
把成功的技术带给农民
智能温室效果好,但投入也大,不适合吸引农民大规模种植。为了能够降低成本,适应农民种植要求,沃森农业科技还建设了低成本的日光大棚进行试验,已获得初步成功。
沃森农业科技还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研发团队。在沃森农业科技创新开发项目研发中心,一株株铁皮石斛的幼苗在一个个玻璃瓶中竞相生长。“这是我们的组织培养快繁基地,运用克隆技术,将一个植物体分离成若干个细胞团,再通过几次转接培养使植物成几何倍数增加。”曹春英说。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就是克隆技术,是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早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于母体遗传性相同的完整的植株。
沃森农业科技创新开发项目研发中心现在拥有2016平方米的植物组培室,其中1680平方米为GMP无菌操作车间,洁净度达到了万级净化标准,年产组培苗可达2000万株以上。目前建立了观叶植物、多肉植物、林木、中草药等100多种植物的培养技术体系。中心还与荷兰、以色列、韩国等国外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品种资源和组培生产管理技术,组培苗严格采用荷兰标准化生产,质量保证,符合SN/T2586-2010进出境组培苗检疫标准。
有了企业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持,沃森农业科技在带动农民扩大种植规模时不仅有了种苗,还为农民降低了种植成本。
以市场带动种植规模扩张
铁皮石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由于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在北方种植极少,因而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我们的产品主要是面向北方市场,现在市场前景很好,所以希望下一步能成立合作社,引导农民种植,扩大种植规模。”林晓伟说。
沃森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计划实行 “培育幼苗—农 民 栽培—成 品 回收 加 工—统一销售”的方式。由企业研发中心进行育苗,既能确保幼苗成活率,又能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农民种植后由企业进行免费技术指导,种植成品由企业回收进行统一加工和销售,解决了铁皮石斛无法大规模种植的问题,也能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该项目还计划借助双龙湖水库建设和德滨高速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休闲、旅游、观光、度假为取向,重点发展特色果蔬采摘、农村风情体验、休闲养生度假,打造 “一心五园”,即生态科技创新中心和精品农业示范园、特色花草展示园、农村风情体验园、彩色林木大观园和物流加工服务园,将项目打造成黄河三角洲区域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基地,实现旅游与农业的联姻发展。
政策支持推动农企双赢
在沃森农业科技创新开发项目建设期间,尚堂镇通过推进土地流转,规划了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成立了专门的班子,靠上项目搞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难题,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
“当时引进这个项目,我们主要有两个初衷,一个是为了调整农业结构,培育一个好的致富产业;第二个初衷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的路子。未来,尚堂镇计划发挥农业大镇的优势,进一步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大镇向农业重镇的转变。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紧紧依靠沃森农业、龙祥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吸引农民入社发展规模种植和规模养殖,提高市场竞争力;抓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突出抓好沃森示范园、前王花卉苗木基地等五大产业园区,建设好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尚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向阳说。
山东沃森农业科技创新开发项目应用高新技术,成功实现铁皮石斛等南方植物在北方规模化生产,项目的成功不仅为尚堂镇发展高新技术农业打响了第一枪,也为该镇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坚定了信心。
新闻推荐
(上接一版)项目谋划,精心策划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谋划一批支撑力和拉动力强的项目,包装一批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优势项目,形成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二是集中资源培企业...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