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德州分行积极把握新时期“三农”新特点,在支持和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上,阔步前行,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从“玉鸟之乡”到“面粉名镇”
沿着308国道线,穿过夏津县城再西行10公里,便是双庙镇。
双庙镇无庙,让她声名远扬的是一种鸟——白玉鸟。近年来,“玉鸟之乡”再次声名远扬,只不过这次的美誉是“中国面粉名镇”。
两旁一座座厂房不时跃入眼帘。双庙镇镇长王秀华介绍说:双庙镇面粉加工企业 15家,全镇日加工面粉能力35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7800万元。已成为德州市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
该镇面粉加工业的佼佼者是发达面粉集团。作为“国家重点扶贫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行对其鼎力支持,自去年以来累计提供 “小麦宝”信贷支持3000多万元,而授信额度则保持在5000万元。
“产业链”变成农民“创富链”
在齐河县赵官镇葛庄村党支部书记、养鸡大户葛国庆位于村南的养殖区门口,抬眼望去,9排80米鸡舍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一侧,足有一二百米纵深,很是壮观。老葛指着一号鸡舍高兴地说:“去年,我和平原县大蔡和盛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合同,销路利润有了保障,可是资金出现了缺口。多亏了农行,让大蔡牧业有限公司给我担保贷了60万元,渡过了难关。 ”老葛还介绍道,这10万只鸡每只毛收入22元,利润可达3.8元,一批次可净赚38万元,一年五批次可赚190万元。
据悉,农行平原县支行充分利用获批总行11个与普惠农牧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普惠)合作经营行的契机,积极与普惠合作单位六合平原分公司大蔡和盛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系沟通,在全市近万个养殖大户中筛选优质目标客户,积极开展“六合”产业链项目营销。
4月30日,该行成功发放了德州市农行系统首笔“公司+农户”贷款60万元,另外7户申请额总计320万元产业链贷款已上报市分行审批。截至8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2.9亿元,贷款余额达到9965万元,惠及全县235个村庄、近万户农民。
让农民“牛”起来
庆云县常家镇四柳社区西南角、占地500亩的巨丰牧业公司标准化养殖基地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敞开式大棚里惬意地吞咽青储草料。
承包了200多头牛的养殖户刘中庆利落地给牛添加饲料,掩盖不住内心喜悦的他告诉记者:“上午刚出栏了15头‘大连雪龙\’,可以卖到27万元,我能纯挣5万多元。这要感谢农行给我贷款支持。 ”
自2012年开始,农行庆云县支行创新农户贷款管理模式,推出“公司+基地+农户”方式,为巨丰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养殖户发放贷款。刘中庆是贷款户之一。现在,农行已获上级行批准,产业链贷款额度增加到6000万元,每个基地农户最高可申请到200万元贷款,可有效解决养殖户融资难题。
□本报记者芦瑞瑞 本报通讯员宫玉河
新闻推荐
10月20日,庆云县祥辉铜业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在安装设备。祥辉铜业项目总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项目一期投资8亿元,今年5月动工建设,预计10月底竣工投产,主要生产阳极铜、阴极铜、黄金、白银...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