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睿本报通讯员王栋
5月的德州,在齐河泉城海洋极地世界,在乐陵千年枣林游览区,在庆云海岛金山寺……每天都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仅今年一季度,德州市就接待国内外游客423万人次,同比增长9%;实现旅游总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13.3%。这是德州市近年来开发大旅游、建设大项目带来的喜人变化。
20年前,对于德州来说,旅游业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旅游主要是对外接待的一项工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列为事业性工作一带而过。如今,旅游已上升为重要产业,成为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来重点培育。 2007年,德州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据统计,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市接待旅游人数年均增幅为25.1%,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31.2%,两项指标均远高于全市GDP增长速度,在全省也位于前列。
20年风雨, 20年砺炼, 20年坎坷, 20年拼搏。
20年过去了,再看德州旅游,我们会骄傲地说,德州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登堂入室,华丽转身,有了可喜的变化和发展,正在逐步驶向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2007年至2010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929.9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0.64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5.05万人次,旅游创汇4596.2万美元,年均分别以22.44%、 28.33%、 36.27%和42.78%的速度增长;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36.1万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总收入62.3亿元;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4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91亿元,旅游总收入、国内游客、国内旅游收入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1.3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大关。
明确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及定位,实现科学发展。邀请国内顶尖旅游规划编制专家,高起点、大手笔编制旅游规划。对《德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规划确定了2010年至2025年未来15年全市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保障措施及 “一核心、一主轴、两翼”旅游业发展布局。同时,策划了70个大项目。各县市区依据 《德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先后编制了县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齐河黄河北展区、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武城四女寺风景区、庆云县香海禅林旅游景区、德城区黄河涯万亩桃园等先后编制完成了景区详细规划并付诸实施。以 《德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核心的规划指导开发建设的局面基本形成,全市旅游业已迈向依法、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夏津黄河故道温泉度假村、武城四女寺风景区一期、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乐陵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相继对外开放;齐河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夏津德百温泉旅游度假区、庆云渤海金山文化城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进展顺利。
德州市还高标准建设了一批乡村旅游点,目前全市在建提升的乡村旅游项目超过20个。禹城鳌龙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齐河昌润致中和有机农场、武城金水湾生态园、庆云鼎力红枣生态园、乐陵龙悦生态观光园、夏津东方紫桑文化园等一大批乡村旅游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之中。
如今,“齐鲁燕赵文化融合之都”“田园牧歌休闲胜地”“北方会议会展名城”已成品牌,大德之地、九州田园,中国太阳城——幸福德州蜚声海内外。
新闻推荐
庆云镇61岁的伤残退伍兵韩寿梅听到呼救声,迅速跑到河边,跃入水中——5月11日,在庆云镇韩家村的见义勇为表彰仪式上,伤残军人韩寿梅获得了该镇设立的 “正能量公益基金”,奖励1000元,表彰他勇救落水儿...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