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厂的爆炸,谣言也随之蜂起。有谣言称辐射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无法食用,而且吃碘盐可防核辐射。一时间抢盐群众人潮汹涌、疯狂抢购,不法商贩乘机哄抬价格、推波助澜。但这场风波在武城6个小时便烟消云散。事件虽然已经过去3个多月,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入持久的。应对 “抢盐风波”,消除民众恐慌,实际考验的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应急智慧,考察的是党政领导干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一时间及时出手,才能把握主动
谣言在发酵,影响在扩大,唯有和谣言赛跑,抢在谣言前面,才能掌握主动,控制局面。
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县物价局负责同志获悉后,立即展开部署,迅速集结全体工作人员,分组深入到大小超市、食盐营业网点调查实际情况。物价局负责同志赶赴县盐务局现场了解食盐销售、库存和后续供应情况。第一时间巡查执法,县物价局安排24人分3个小组深入到各大小超市、食盐营业网点巡查执法,现场解释说明,公布举报热线,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一小时内就查处了5名不法商贩,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使盐价疯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群众的恐慌心情得到了初步缓解。第一时间整理上报。对现场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总整理,物价局会同县盐务局及时向县委汇报。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方案,果断决定:暂停一切市场销售,实行限额配送。在农村,以家庭为单位每家2袋,由乡镇政府统一领取,村委会直接发放。在城区,由居民持户口本或身份证以每户2袋的标准到县盐务局领取。第一时间宣传澄清。彻底解决抢盐风波,治盐是治标,治谣言才是根本。县委、县政府安排物价局、盐务局有关同志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县人民通报:我县食盐库存充足,价格稳定,且来源多为矿盐,不会受到核辐射污染,加碘盐并不具备防辐射的功能。同时,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不法商贩进行曝光,对盐务局大量食盐库存进行反复播报,从而打消了广大群众心中的疑虑。
实践证明,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波动,单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明显力不从心;唯有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发力,才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在这次“抢盐风波”中,县委、县政府沉着应对,科学决策,及时部署,掌握了事件的主动权;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宣传,严格执法,澄清了事件真相,控制了事件的发展局面。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来袭,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必须及时、果断、准确、到位,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化险为夷”。
平时注意打造公信力,关键时刻才有说服力
3月17日晚8:00,经过有关领导和部门6个小时的紧张努力,“抢盐风波”悄然平息。 3月18日,当有关县领导进行市场巡查时,看到食盐已经摆满货架,城区各超市一片平静。 “抢盐风波”之所以能够快速平息,除了得益于政府部门应对得当,更得益于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充分信任。近年来,武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实施了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办好了一件件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实事好事,赢得了全县上下的信任,树立了政府公信力。在公共事件来袭时,群众坚信,政府比群众更关注公众安全,而且有能力保障公众生产生活,所以相信政府的作为,信任政府的公告。
事件平息本身更值得我们铭记的是:政府公信力是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坚强基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作为政府必须时刻牢记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切实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求真务实,有诺必践,扎实履职,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才能保持权威、持久的公信力。 (作者单位:中共武城县委办公室)□王志新 宋书滨
新闻推荐
被冤有贷款核实遇冷眼
武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