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制约镇域发展
雷集镇位于夏津县东北部,处于高唐、武城、平原三县交界地带,该镇2001年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车里程60多公里,是全县较早实现村村通,通车里程最长的乡镇。当时公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最近几年,该镇经济发展很快,人流、物流、车流也越来越多,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别看俺村只有500人,大型车辆就有25辆,原来公路不适宜大车车辆的运输。 ”该镇小石庄党支部书记郑振海告诉记者。由于公路设施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们这些有机蔬菜要求公路运输十分苛刻,不能有大的颠簸,否则,空运到上海海客乐连锁超市,影响了蔬菜的‘品相\’。 ”该镇上海同脉有机蔬菜基地卢春江场长一脸无奈地说。由于大量车辆通过该镇境内,加之境内公路由于修建早、标准低,大部分路面和桥梁毁损严重,导致现在境内主干道损毁严重,交通成为制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公路实现村级全覆盖
“今年我们要再新修村级公路34公里,彻底改变我镇村级公路通行状况,破解制约全镇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该镇党委书记刘景坡年初在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
鉴于雷集镇落后的交通状况,该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党员群众代表会议,研究制定全镇公路建设计划,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借助“网化公路”建设的契机,筹资500万元新修农村公路。
修建公路的负责人李友强告诉记者,目前该镇常李路、环乡路、前谢路、粮陈路四条公路建设已经完毕,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到六月底全镇村级公路的建设可完成30公里。其他4公里在七月全部铺设完毕,届时实现57个村庄村级公路全覆盖。同时,为了整体推进公路建设进度,该镇还投资15万元加固并改造危桥8座。
农民生产生活“大提速”
30多公里的公路平整顺畅,使该镇57个村庄,4万群众受益,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幸福指数。
“过去啊,一下雨,我们就犯愁,村里的道路出不来进不去,孩子上学都得大人接送,现在可好了,公路修到了村里,孩子上学再也不犯难了。 ”甜水庄村村民周丙明提起村里的公路就竖大拇指,啧啧称赞。
“这不,眼看西瓜就大量上市了,现在路修好了,俺们出村就方便了,一会儿就能到镇上的西瓜交易市场,卖西瓜很方便了。 ”谭庄村支部书记陈吉祥高兴地说。
蔬菜和饲养业是雷集镇的支柱产业,目前全镇种植蔬菜面积发展到近万亩,每年7月份至11月份是该镇蔬菜的销售旺季,每天进出该镇的各类机动车辆达300多辆,修好的公路将极大方便客户的出行,使雷集镇蔬菜“远走他乡”。同时,公路的建成也极大地促进了饲养业的健康发展。
(左清斌)
新闻推荐
渡口驿乡闫庄村生活着这样一位80多岁的老党员,当他听说村里搞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要集中清理垃圾时,耄耋之年的他主动的加入环卫队,带头打扫卫生。早晨天刚亮,他就起床,先把自家门...
夏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夏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