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珍,中共党员,现任安仁镇党委副书记、王子付社区党总支书记。1997年,王子付村肉牛育肥小区进行了扩建,牛舍达到400间,批存栏肉牛1000头,年创经济效益200余万元。2000年初,王子付村投资20万元建起了标准的挤奶大厅,与德州光明乳业集团建立了稳固的供销关系,成为光明乳业在禹城最大的奶源供应基地。目前,奶牛小区五区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奶牛小区扩建后,年可实现经济效益600余万元。她制定社区规划,实行双区同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使王子付社区成为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她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农村科技大王、德州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省党代表,德州市、禹城市优秀党支部书记,德州市、禹城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民企纺出美丽画卷
张建华,德信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她凭着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独特的经营理念,把企业投产时固定资产不到1000万元,发展到现在总资产1亿多元,员工1000余人,出口创汇达400万美元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在企业发展当中,她突出“以人为本”,“绿色与科技”是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念。作为德州市政协委员,她先后捐资200余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赢得了城乡群众广泛赞誉。2012年她将干事创业不停步,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肩负起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禹城这座开放充满活力的城市中,纺出最美丽的画卷。
温馨家园的经营者
南惠霞,明珠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开业16年来,她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打品牌战略,不断对酒店进行更新改造,以幽雅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一流的设施吸引中外宾客慕名前来。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开展向社会献爱心活动,面向社会招收100余名下岗女工做服务大嫂,安置各类下岗职工50余人,为妇女再就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她的领导下,明珠大酒店年营业额由开业之初500万元增加到近1000万元,年实现税金60万元,获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她本人获得“省优秀女企业家”、省“三八”红旗手、德州市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2012年将继续实施以人为本、打品牌战略,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使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禹城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匠心独居的做花人
高秀珍,大禹花饰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在她的带领下,公司由投资50万的花饰制品厂,发展成固定资产336万元,产值740万元,利税达79万元,从业人数达3000多人的长江以北最大的人造花、人造果生产基地。目前产品类型上万种,市场涉及欧美、亚洲及中东各国。在企业管理中,她提出“文化为本,创新为魂”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强人才培养,大胆启用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溶入了新鲜思维和管理方法。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优先聘用下岗职工,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和负担。2012,公司将继续内抓质量,外塑形象,推陈出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积极参加各大展销会,广泛结识各行业人士,促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为禹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汗水铺就巾帼创业路
吴晓红,祥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利用8年的时间注册资金从50万元猛增到3500万元,成为禹城市120家重点企业之一,2010年2月18日被评为全国液体甲醇钠行业10强企业,使企业实现了华丽转身。2012年2月投资改建了禹城市润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她还长期资助3名贫困生并多次到特殊教育学校参加献爱心活动。中共禹城市委、禹城市人民政府授予她“禹城经济社会发展功臣”荣誉称号,在巾帼创业的路上,她正满怀信心、执着前进。
范书琴,禹王实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她率先在国内提出并实践打造“中国大豆”国际品牌的战略构想,提出“非转基因”和“高蛋白”的双重优势概念,带动了我国大豆蛋白民族工业振兴和“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种植业的兴起。在集团运营上,她创造性地将目标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运营管理和决策效率。建成了省级大豆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入近亿元完善了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先后被评为“德州市优秀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爱拼才会赢
无私奉献写人生
魏兆华,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分管内科系统医疗、全院护理、院感、预防保健及妇女工作。多年来深入临床一线,勤勉敬业,以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赢得了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曾多次被评为德州市“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德州市“三八红旗手”、德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她提出开展“爱我医院,兴我科室”活动,“狠抓各核心制度的落实和业务学习”的工作构想,制定首席护士竞争上岗、每周科室医护学术讲座及护理院感质量检查等措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为医院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孩童心灵的守护者
昝秀萍,禹城市宏禹小学董事长。她被留守儿童称为“老师妈妈”,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了温馨家园。昝秀萍冲破各种压力投入了三百多万,建起了一栋现代化的3层教学楼,成立了以招收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致力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民办学校——禹城市宏禹学校。办学几年来,昝秀萍不以赢利为目的,而已造福为己任,学生每学期的学费只有180元,几乎没有收益。她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来照顾,免除单亲、孤儿、特困生有50多人的学费,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2010年,省妇联为宏禹学校授牌“留守流动儿童活动站”。2012年学校将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改善条件,提升档次,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社会。
打造精品工程建设美好家园
王颖,市水务局副局长、安装公司经理。1984年,王颖自水利学校毕业后,从事水利勘察设计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08年年初,王颖完成西大桥拓宽工程,实现了禹城市桥梁建设的历史性突破。2010年,完成徒骇河打渔张大桥重建的重任。2010年11月,建设投资莒镇小农重点县水项目,通过省厅组织的验收。几年来,王颖接手的大大小小工程累计完成产值8千万元。2012年,她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肩负起领导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带一流队伍,建精品工程,为禹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奋飞的姣燕
王燕,龙力公司副经理。伴着香港回归的脚步,走出大学校门的王燕只身来到禹城,成为龙力公司的普通一员,13载的坚守奋发,而今她已跻身企业核心决策层。她只争朝夕、无怨无悔,一串串奋斗的足迹闪烁着青春夺目的光华。她曾三天两夜的不眠不休,一年中有300天奔波在项目申报的征程上,龙力公司相继承担了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计划、牵手了大型央企——中石化,收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开启了龙力跨跃发展的新征程。她坚信:路就在脚下,只要一路耕耘,挥洒汗水,播种希望,就会收获成功。
金菊傲霜吐芳华
栾素菊,科达制衣总经理。曾奉献于棉纺事业,1997年建立了科达制衣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她永不言败,创新发展,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在拥有固定资产600多万元,职工300多人,年加工服装能力达20万套,每年上缴利税60万元以上。她追求卓越,走出国门,她的产品在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扎根,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元。她用坚实的步履踏响着每一个创业的节拍,用艰辛和汗水赢得了一路的掌声和喝彩。
商海中的铿锵玫瑰
冉海英,东方大厦时装二公司经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企业利益小事的理念,时刻把单位的事情挂在心头,倾听员工的心声,深受广大员工的尊敬与拥护,为了解决顾客投诉,她不辞辛苦,任劳任怨,避免了多起不必要的纠纷,树立了东方大厦良好的服务形象。积极参加系统内举办的各项公益性活动,响应上级的号召,为灾区、为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帮助企业内的困难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成为职工的知心人。她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信任和领导、同志们的好评,曾多次被上级部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娜)3月9日上午,禹城市召开国税系统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洪利出席会议并讲话。杨洪利指出,过去一年,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科...
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