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我们一直在努力,且成效斐然。城中村改造、社区建设、保障性住房让群众实现了住有所居;教育振兴、教学质量提升、10万平方米校舍改造,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新农合、医疗改革成功实践,让广大群众病有所医、负担下降;在新农保让6.7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标志着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进一步提升,更需持续发力。
发展民生事业必须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由关注和重视民生向保障和改善民生转变,由孤立和分割地考虑向全面统筹和规划转变,着眼长远,放眼全盘,超前谋划,主动安排,既重数量,更重质量,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探索,努力在体制机制、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上做文章,确保民生事业发展持续有序。
发展民生事业必须立足实际,梯次递进。从群众最关心、利益最直接的具体实践工作抓起,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寻思路、强措施、解民忧、惠民心。要加快推进20件为民实事,深入实施教育振兴五年计划,努力打造教育发展高地;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医疗福地;抓好新农保完善,开展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全覆盖;深入搞好低保救助,打造弱势群体的幸福家园;强化稳定第一责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发展民生事业必须走群众路线,合力迈进。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承接地气,察民情、听民意,完善决策,科学安排,确保民生实事办好;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强化群众主体地位,聚民力、集民智,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确保民生好事办实。张立明张建张宇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8月16日上午,大众日报社编委、经济采编中心主任刘明洋带领采访团来禹城市采访报道中国生物谷建设情况。市委书记闫剑波接见采访团成员,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磊出席座谈会并介绍...
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