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齐禹县政府(抗战时期我人民民主政权,辖齐河、禹城两县南部交界处数十个村庄,县政府机关驻莒镇徐集、金砖李一带)顺应根据地广大军民的要求,在五龙寺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以祭奠英灵,教育后代,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实现捍卫胜利果实之目的。
1945年9月18日,齐禹县委、县政府邀请党政军民各界代表数千人,在袁营五龙寺举行革命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我父亲刘兴,中共党员,1944年9月在华店战役中光荣牺牲。作为烈士亲属,母亲携带仅有五岁的我参加了这次终生难忘的集会。整个仪式庄严肃穆,生动感人。部队首长和各界代表讲话后,与会人员拜谒了纪念碑。会后,当场宣布齐禹二、三、四区区队和自卫团300余人晋升为齐禹县大队独立营。此时,干部战士歌声,口号声响成一片,群情振奋,会场气氛达到高潮。不幸的是1946年7月27日,伪顽李连祥残部趁夜色窜到五龙寺将纪念碑焚烧砸毁,闻者莫不悲愤万分。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颁令撤销齐禹县,辖区分别划归原属的齐河县和禹城县。因五龙寺在禹城县境内,1957年4月禹城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在伦镇北街外选址修建一座八角亭建筑,石基高台,红柱青瓦,亭上书有“革命烈士纪念亭”七个金字,将五龙寺三座被敌人破坏的残碑整修仿制,移入八角亭内,我父英名在中碑背面。1968年秋,由于风雨侵蚀,八角亭出现颓败迹象,县政府又拨款将八角亭改建为两层四方阁亭式建筑,下层存放纪念碑,上层攀铁梯可登高望远,供四方人士前来观瞻和每年清明节的祭扫活动。为长期保存纪念碑,1983年春又扩建成五开间祠堂。
2009年秋,禹城市革命教育基地落成。坐落在苍松翠柏、绿地红花、栈桥湖水、优雅别致环境中的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汇集了禹城市全部革命烈士的英名、事迹、照片和文物,成为禹城市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场所。
新闻推荐
立足发展全力招商引资立足民生开展住房保障立足房管维护群众利益立足监管提升物管水平立足服务提高履职能力市房管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解放思想、放开搞活、集...
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