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深改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20年前分税制开启的国地税分设征管模式未来如何深化改革备受瞩目。
作为深化改革的前奏,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无疑开启了国地税合作的新一页。运行百日之际,记者日前深入多地追踪调查改革进展。
纳税服务
迈入“国地税+”时代
在山东省禹城市政务大厅,记者看到当地国地税部门已实现一个窗口办税。企业只需跑一趟,便可“进一道门,办两家税”。
“以前国地税分开跑,资料不共享,跑完这家跑那家,非常麻烦。”正在办税的山东乾泰山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品子晨说,联合办税后,过去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办完的业务,现在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办完。
记者了解到,《合作规范》列出12项优化纳税服务的合作事项,目前各地正通过共建大厅、互设窗口、互派人员等多种方式,推动纳税服务打通“肠梗阻”,迈入“国地税+”时代。
联合执法“一把标尺”
少扰纳税人
依法治税关系着千千万万纳税人的利益。“发票违章税法规定2000元以下罚款,但有的罚50元,有的罚500元……”不少纳税人吐槽以往税务执法自由裁量权大、同事不同罚等问题。
为此,《合作规范》对促进公平执法做出具体规定,要求国地税“执法一把尺子,处罚一个标准”。
同一年度内对同一纳税人联合查税不超一次,国地税同事同罚、首违不罚、主动补税从轻处罚,大幅压缩入户实地检查时间……河南省鹤壁市国税局长彭龙说,全省推行的国地税联合稽查模式,为企业和税务部门带来“双减负”,增强了执法透明度,也减少权力寻租空间。
“过去国税查完地税查,光接待就很费时间精力。现在联合检查一次下户,1年内不重复检查,感觉轻松不少,虽然要补税30余万元,但我们心服、气顺。”河南省许昌市新浦村镇银行负责人吴得乐说。
涉税信息共享
打破部门合作壁垒
记者调研发现,从联合办税、联合征管到涉税信息共享,不断深入的国地税合作正推进我国税收征管体系迈向现代化。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与企业缺乏互信。近几年国地税分别与金融机构合作搭建税银互动平台助力企业融资,但实践中国税或地税单方与金融机构合作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企业的纳税信用,致使纳税信用的应用价值打了折扣。
国地税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保障。山东省地税局副局长李功说,今年上半年,省金融办、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联合发文,在全省开展“税银互动”助推小微企业活动,将税务、银行和社会征信等跨部门信息有效对接,有效提高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高凤勤说,国地税联合办税突破了以往国地税分别进行管控的传统税源管理模式,以大数据共享为突破,率先实现部门间深度合作,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打破壁垒、紧密合作树立了标杆。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荣波李敏)辛店镇党委、政府结合社区建设工作,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提升民生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传统文化...
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