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临洮新闻 > 正文

新集乡有座许公庙

来源:定西日报 2017-07-18 08:08   https://www.yybnet.net/

刘阳河

许珌,字天玉,号铁堂,号天海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福建省福州府侯官(今闽侯)县人。世居乌石山下光禄坊,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己卯科乡试。青年时代,以善诗闻名,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时年五十一岁的许铁堂被录用。授巩昌府安定县知县,铁堂在安定任上不到三年,适逢连年大旱,民不聊生,许公上疏请求赈灾减赋,反遭革职罢官。

除东山山麓许公祠堂外,在安定乡村,为其建祠塑身祭祀者也时有所闻。新集乡仁义村大马岔就修建有祭祀许公的庙宇,叫东坛城隍庙,许公的封号是:东坛社令。其方位是坐西北朝东南,建在一块盆地之内的塬地之上,由大殿、钟鼓亭、山门和厢房等组成。周围山脉都朝向该盆地,民间谓“群龙汇首”之形制。在偏僻的乡村修建许公庙宇,来由如下:

康熙六年,安定旱情连年,庄稼颗粒无收,但巩昌府的官吏催缴赋税的公文却接连不断,忧国忧民的许公心急如焚,在县衙里如坐针毡,决心亲自去乡下去考察民情,他选择了最为干旱枯焦的新集乡。

这年夏天,许公骑着一匹白马和一班衙役以及县丞来到了新集乡这个叫仁义的小山村,呈现在许公眼前满目疮痍的情景……烈日炙烤着荒芜的山川,空旷的山谷里,寂寞地分布着几户人家,居住在山谷间的窑洞里,时断时续冒着一缕缕炊烟,经过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明末清初连年的战乱,乡民流离失所,或从军、或逃亡、或战死,真可谓十室九空,满山荒芜,零零星星禾苗在炎阳下几近枯死,远处山坡上有干瘦的老农放牧着几只同样瘦弱的羊只,来自江南水乡看惯风景秀丽的风景的许公眉头紧锁,心情沉重,无限感伤,难以名状:如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贫苦的村民,早都应该让其安居休养了,怎还能忍心雪上加霜再逼要田赋呢?回衙后我一定要陈述事实,把安定乡村干旱和贫穷的真实情景上报给巩昌府,力求减免赋税,否则,这空旷的大山里面仅剩的几户人又得逃走了。唉!可恨的战乱啊!可恨的人心可恨的旱灾啊!苍天耶!你咋不睁眼看看,怜悯一下这可怜的黎民百姓呢?可怜我许珌,空读了孔孟儒家经典、空负了我书香门第声誉,空负家乡父老对我的一片厚望,空负了我“修身治国平天下”一腔热血、空负了我一身才学,壮志难酬啊!面对如此苦难的乡民我却束手无策……

许公骑在马上,埋头思虑着村民的贫困生活,哀伤不已,不料他的坐骑却受了惊吓,嘶鸣狂奔,许公跌落下来,众衙役急忙上前扶持,已经摔伤了腰腿,许公疼得龇牙咧嘴,汗滴流落,伤情十分严重,不能再骑马回县城了,只好在附近找了一户人家,急忙寻找医生调理治疗。这样,衙门里的一切事务只能有衙役往返通报解决,直到月余后,伤情才有所缓解,许公这才乘轿而归。当地村民为了感念许公便把该地称作“落马岔”。

许公带伤回衙后,继续上书,陈述安定的现状:屡遭兵燹,民众凋残,不忍直视,十室九空,人丁减半,土地荒芜,无人耕种,仅存乡众,开荒垦田,却遇多年旱情,珌屡诚求雨,奈珌德薄无能,难感上苍,数年不雨,民困人饥,难以度日,若再强征赋税,必逼逃离其土,末路一条,诚请上司,减免赋税,休养生息,留民生路,

许公的呈报,得罪了三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布政使司)大吏,该年十二月,一纸文书下达到了安定县衙:国朝初建,四夷不安,反我大清者海内不绝,平叛制乱,急需银两粮草,而尔空占其位,软弱迂腐,难征赋税,凭空借言,夸民灾情,且吟咏唱和,驰誉虚名,无有建树,实不堪胜任,故赦免其职,由北京房山举人王明旦接替其任……

许公遭受辱贬后,曾一度流寓临洮,面对厄运,写下了著名的组诗《解组后别安定父老四首》,广为流传。在临洮时,许公以教书卖字为生,因无子嗣,娶一老妪为其备炊。遭罢官后,其弟前来安定看望,铁堂作诗相赠,题名《送舍弟南归五首》,诗中流露出他对亲人的记挂,以及对自己所遭不公待遇的愤怒。

身居临洮的许公总是放心不下安定民众,所以在康熙九年,他又返回了安定,为了避开俗众的耳目,他选择了较为僻静的西巩驿寄宿,这年冬天他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庚戌长至后西巩驿寓对雪抒怀赋得十截句(选六)》,是至今我们所能见到的铁堂最晚的诗作,可谓绝命诗,可谓声泪俱下感人肺腑。数月后,贫病交加的铁堂便客逝陇上,时为康熙十年(1671年)。老百姓将其安葬于东山之麓,岁时祭祀。

雍正七年(1730年),安定知县应际咸,感念铁堂居官清廉,亲撰碑额。乾隆元年(1736年),安定知县许宗崃再撰碑文。乾隆六年(1742年),定西进士孙昭为许公墓立碑。道光二十七年,陕西巡抚张祥河(曾任甘肃布政司)念及铁堂为官清正,便首倡并捐资建祠,命知县胡荐夔在修葺定西城垣时一并建祠,并题写对联:“老铁官声高陇阪,双松诗格并渔洋”。后林则徐路经定西,胡知县备晚餐在县衙款待,谈及修建祠一事。林则徐与许公同乡里,由同遭政治诬陷,故对胡知县之举十分赞同。祠堂建成后,临祠街巷遂取名“许公街”“许公巷”,以示纪念。

康熙十年,贫病交加许公未能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家乡,便在我安定与世长辞了,民众感其恩德、念其遭遇,将许公安葬于东山之麓。

时光悠悠,到了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新集乡仁义村民便在许公当年“落马”地建起了庙宇,以示对许公的纪念和感恩。也因地名落马岔不祥而改称为大马岔。给许公的封号是东坛社令(东坛,即设在东边祭坛。社,地之主人。令,县令。其意大致为安定县东边的土地之主),庙宇名称是东坛城隍。东坛城隍庙历经数百年屡毁屡建,同治和民国年间各损毁于兵燹、地震一次。1982年3月乡民集资重建,1999年9月民众鉴于原殿过于简陋寒伧而再次重修。后经历年建修,共修建起了钟、鼓亭和厢房。

2017年5月,乡众再次集资修建,共建成了诗碑〔内容是由福建闽侯县博物馆馆长曾江书写的《庚戌长至后西巩驿寓对雪抒怀赋得十截句(选六)》〕、石栏杆围墙、三楹钢木结构山门,并与农历五月十八日举行山门落成庆典仪式。

新闻推荐

临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临洮讯(通讯员穆军学蒋鹏)近年来,临洮县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临洮试验区为目标,大力实施“5313”文化产业发展战略,2016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7亿元,增速15.4%,接待各类游客7...

临洮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洮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集乡有座许公庙)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