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陇西新闻 > 正文

清朝陇西赴台湾居官第一人冯尽善生平考略

来源:定西日报 2015-12-06 00:45   https://www.yybnet.net/

牟世雄

陇西自秦朝(公元前221)设置“陇西郡”以来,文脉浑厚,文化繁荣,尊师重教,人杰辈出,彪炳史册,其历史地位折射出的是民族的荣兴繁荣和地域的辉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陇西以其特有的神韵和魅力,孕育了独特灿烂的历史文化。从唐宪宗元和三年第一个状元李石到元朝状元贵拜柱起始,随后有明朝杨恩、王了望,清朝宋朝楠、闫士璘,以及武尚仁、武镳、张敏行、张继父子进士登科等二十多位翰林进士,前辉后映,凸显出陇西尊儒重教人杰地灵的人文丰碑和无以替代的现实意义。

一个地方,一个乡村都有自己难忘的历史,每个人都曾有过闪光的记忆。冯尽善作为陇西一名值得铭记和骄傲的文人大雅,他出生于陇山渭水之滨,成长于襄武古郡的苦水寒山之巅,成就于闽台、陕秦的穷乡僻壤之中,源自于诚心、正志、坚毅、刚直的民族性格,是陇上德传千里、艺留四方的著名文化代表人物之一。

对于这样一位历史文化名人,自清朝乾隆时期以来的历史典籍记述,既不翔实也不准确。就是当代一些官方撰印的正规出版物,也照抄原典,既不认真查史,也不据实考证,一错再错,以讹传讹,表现出对本地历史文化名人的不够重视、不尚尊崇,不仅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闹成了不少笑话。历史是人类发展的不灭轨迹,历史又是一幅生活百科的纪实长卷。我们学习历史不仅要知道征战杀戮、封疆辅国,朝代更替等重大事件,更要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习俗礼仪、经济贸易等社会内容以及人类在发展进步中的普遍规律,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历史存在的重大指导作用。笔者自1996年以来,历时二十年间认真仔细地研读陇西历史,东奔西走,查阅资料,寻找民间遗存的书画手札、遗稿笔记等物,力图斗胆证实客观事实,还原冯尽善的真切原貌和历史真相。但因年代久远、兵火战乱等客观原因,使之历史著录典籍存世稀少,即便有少许遗世作品及文稿,均已成为文物稀品,为陕西、福建、台湾等文史馆、博物馆所深藏不露,一般人难得一见,私人收藏者更是秘不示人。因此致使冯尽善生平遗作流变模糊,不为世人所知,就是陇西故乡的地方历史典籍也是挂一漏万不实祥之处让人扼腕叹息。例如,1990年版《陇西县志》所编著内容,既不翔实,也不客观,且在时间上出现严重谬误(前后错了一轮甲子60年),故而使冯尽善生平史实至今仍有阙失之处,蒙上了一层历史尘埃。

多年来,笔者因缘际会,有幸亲眼目睹、近距离观赏冯尽善手写绢书中堂一帧,四尺对开楷书立式条幅一轴,并阅读了冯尽善手抄本《书法要诀》一书。拜读了戴楚石先生集录的冯尽善诗词三首,根据笔者搜集求证的资料及2009年—2014年详细翻阅省图书馆所藏陕西省《蒲城县志》《朝邑县志》《大荔县志》等多种版本,积十多年查阅求证之力,现将冯尽善史料整理举要如下:

一、各种典籍对冯尽善的记载引述

1.乾隆版《陇西县志》载:“冯尽善,字虞操,陇西人,幼有夙慧,五岁授四子书即成诵,七岁治帖括下笔能贯串经书,稍长,补弟子员,博极群书。尤究心性理之学,善章草,著有《书法要诀》行世。登乙酉贤书,任蒲城教谕,凡经其奖拔引掖,咸次第飞腾,翕然为人伦。鉴升知松溪县事。期年之间,剔敝除奸,劝农课士,庭无滞狱,而圜扉为之一空。总宪史潥阳嘉其才守,调补诸罗。诸罗为海岛新造邑,俗犷难治,尽善惟以躬行化导之,不一载,边俗大振。辛亥冬岛夷蠢动,人情悚惶,尽善即晓以大义,严守御,会营兵,亲率乡勇,扼隘救应,凡运调供输之役,民不知劳,军不虞匮。偶以公过挂部议落职。各宪廉其操守,绩茂两邑,有保城辑民功,复荐于朝。荷蒙圣知,温谕敦奖,特命陕抚以原职补用,又补朝邑令,尽善益加勤慎。滨河地亩被患无常,讼牒纷纭,前令率不能治,尽善检勘河蚀地,请于上司,得永免岁额二千余金。丁巳六月,黄河陡涨坏民居三百余家,即为详情账恤,会邻邑借领豫米船,道经朝邑之安昌村,崖崩百余丈,压米船十二,尽善抱病勘视督救,宿处河岸,经旬日以疾而卒,子辇等扶柩归,敕封文林郎。”笔者认为,乾隆版《陇西县志》,无论从时间和真实性上讲,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陇西史料依据,因此,我们研究冯尽善应以此为准。

2.1964年油印本《陇西县志》载:“冯尽善,字虞操,陇西东仓巷人。康熙四十四年举人。初任陕西省蒲城县教谕,后来升任福建松溪、台湾诸罗、陕西朝邑等县知县。生平博览群书,尤善书法,乡人得书,视如珍宝。”

3.1990年版《陇西县志》载:“冯尽善,字虞操,陇西县城仓门街人。清圣祖康熙举人。任陕西省蒲城县教谕,凡经他奖拔引导的学士,都一个个学有所成。历任福建松溪、台湾诸罗、陕西朝邑等县知县。在松溪时,剔除积弊,注重农耕蚕桑,学士奋起,庭无滞狱,为总宪所赏识,因才识超人调诸罗。诸罗为台湾新设县,政令推行困难,尽善惟以身作则,因势利导,不一年,风俗大变。后来岛上人骚动,人心惶恐。尽善即晓以大义,又严加守御,会集营兵,亲率乡勇,据隘就应。对运调供输劳役,以计划周到民不知劳。后因公过离职。各司查明为官清廉,有保城安民之功,复奏准补朝邑知县。到县后益加勤慎,事必躬亲。朝邑河边地亩,常被淹没,公文往返,前任县令均敷衍不能治,尽善亲自查勘河水冲毁地亩,向上呈请永免赋额银2000余两。圣祖康熙十六年(1677年)六月黄河暴涨,冲坏村民住宅300余家,立即详陈情由请予账恤。当时有邻县借领河南米船,道经朝邑安昌村,崖崩百余丈,压坏12只米船,他抱病督救,住在河边,10余天因积劳致病而卒,子辈等扶柩归里,封文林郎。长于章草,汇古今各家书论,著《书法要诀》刊行于世,爱好书法者多珍藏之。”该版史料对于冯尽善谢世记载误差竟有60年之久,不足为证。

4.冯尽善著《书法要诀》自序载:“古者八岁入小学,十年出,就外傅学书。……余自少时,性即嗜书,每见人佳幅卷轴,辄流连而不能去,壮即东涂西抹,终日落笔即数千字,亦不觉厌倦……积三十余年,不觉裒然成帖……。

乾隆元年(1736)岁次丙辰嘉平月(十二月)上浣谷旦,陇西冯尽善虞操氏书于朝坂之公署。”

5.《陇西史话》“清文林郎冯尽善”一文载:“冯尽善(生卒年不详)……(其内容照抄乾隆版)顺治二年(1645年)中举人。……调任为诸罗县(今台湾省台南县)。”

从以上五个版本记载来看,乾隆版县志比较准确翔实。而1990版县志,只不过照抄乾隆县志内容(用白话文)。却出现了严重的时间错误,以致失去本意,误导读者。而“自序”一文明确记载了时间,最后于乾隆元年在朝邑公署完成了《书法要诀》。最新版《陇西史话》不顾基本的历史资料,将冯尽善中举时间写为顺治二年,将诸罗写成今台南县,应是资料出处之错造成的以讹传讹,今天理应更正。

二、冯尽善真实生平事迹表述

冯尽善,(1677-1737)字虞操,陇西县巩昌镇原仓门街人。1677年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五岁便能背诵四书,七岁即会抄写八股文。少年时考补弟子员(秀才),博览群书,喜学古人书法,尤善晋人章草。公元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二十七岁考中举人。初任陕西省蒲城县教谕(此年陇西县城东街乡人宋朝连同时考中举人,初任陕西三原县教谕)。到任后曾在蒲城县治东文庙旁的“崇礼书院”教书。其间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虽然每月仅有薪金40两银,还拿出5两银钱接济穷家学生,后来他的学生都学有所成,才智显现,贡献社会,受到上司嘉奖,并据此升任福建松溪知县。到松溪后冯尽善宽刑重典,仁慈为怀,除暴征,倡良善,兴利革弊,解决了多年留下的积案,使县内“庭无滞狱”。重典轻刑,重教举廉,政绩卓著,清正廉法,很得民心。时任福建总督史贻直,一生喜爱奖励与提拔人才。他考察得知冯尽善的才能政绩后,于雍正七年(1729年)调任冯尽善接替刘良壁担任台湾府诸罗县知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清收复台湾后,于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府下设台湾、风山、诸罗三县和澎湖、新港、下淡水三巡检司)。台湾诸罗县,又名诸罗山庄,诸罗番社,东半部为山地和丘陵,西半部为平原川地,沿海多沙汕,交通不便。台湾府三县无城廓,1684年后才在佳里兴堡围木栅为城,名诸罗县城(现在的嘉义市)。诸罗为台湾岛上最早被开垦的地区之一。明末时大陆闽粤移民大量移殖垦荒,汉族及土著平埔族居民垦地至台中盆地,“俗犷难治,尽善惟以躬行化导之,不一载边俗大振。”

雍正八年重修诸罗儒学,大力发展教育。并将前任知县刘良壁新建的四座城楼:东曰襟山、西曰带海、南曰崇阳、北曰拱辰,重新维护和彩绘,使之更加雄伟庄严。正当他带领民众重农桑、抓经济,欲大力改变诸罗面貌时,1731年辛亥冬(雍正九年十二月)台湾高山族人林武力等举行反清起义,诸罗县也有人响应,一时“人情悚惶”。面对骤导之势冯尽善“即晓以大义,严守御,会营兵,亲率乡勇,扼隘救会”,保城安危,终于渡过了危机。后来,冯尽善却遭株连“偶以公过挂部议落职”。遭到免职后,上司有关部门经过查证知他为官清廉,在两县任知县时“绩茂两邑”“复荐于朝,荷蒙圣知,温谕敦奖,特命陕抚以原职补用,又补朝邑”。公元1732年(雍正十年),福建巡抚史贻直升任户部尚书,总理陕西巡抚。由于贵人相助雍正十一年,冯尽善又得到史贻直的重用,调任陕西省朝邑县知县。冯尽善到朝邑上任后,遵循“不求在道称能吏,愿为斯民做好人”的座右铭,更加勤奋努力,尽职尽责,为了解决前任不能治的“讼牒纷纭”之事,他亲自察看河蚀地,“请于上司永免岁额二千余金”。“丁巳六月(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黄河涉涨坏民居三百余家,即为详情赈恤,会邻邑借领豫米船,道经朝邑之安昌村,崖崩百余丈,压米船十二,尽善抱病勘视督救,宿处河岸,经旬日以疾而卒”,由于抗涝救灾终于辛苦,积劳成疾,冯尽善以60岁的花甲壮龄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倒在了异乡他地的土地上,倒在了为民谋利的岗位之上。一位从政32年的朝廷忠臣,百姓敬仰的好官,天才的书法家,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冯尽善逝世后长子冯辇、次子冯辂,亲自扶柩归乡,后葬于何处无处考证。

事迹呈报清廷后,乾隆皇帝“敕封文林郎”。

三、冯尽善的诗词作品及遗墨手迹存录(摘录)

清明登山

三月清明淑景深

一年一度比登临

崖边怪柏擎云气

石隙流泉泻玉音

庙貌有灵传自昔

乡人展祀到于今

不妨踏月归来晚

山鬼牵衣索醉呤

随吟

异石传来不记年

尧山古柏尚依然

王陵入望云间锁

双塔凌空影倒悬

冬雪平铺山外岭

秋蟾斜卧水中天

温汤浴罢精神爽

闲看晴耕附郭田

注:此二首诗抄录自《蒲城县志》

奉别洲先生旋里

冷官敢谓并为师

且喜同方遇亦奇

愿我疾趋分绶日

叹君永退挂冠时

满目秋色曾惆怅

一曲骊歌恨别离

此去不愁无雁信

空斋谁与话心期

注:这首七律,抒写作者在别洲先生去职旋里时的惜别心情,应为蒲城时所作。(戴楚石集录)(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首阳中学举办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

陇西讯12月8日,陇西县首阳镇政府特邀陇西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董淑萍大夫,在首阳中学多媒体会议室,对高二级的4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朝陇西赴台湾居官第一人冯尽善生平考略)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