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晁君杰)3月22日,市委书记张令平深入陇西县部分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督查调研***精准脱贫工作。张令平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准脱贫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以强化产业支撑为核心,切实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中央和省、市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得怎么样?群众脱贫还有哪些实际困难?脱贫群众能否持续稳定增收?带着这些问题,张令平专程来到陇西县云田镇咀头村和巩昌镇崖湾村进行调研。
云田镇咀头村位于陇西县北部山区,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4户604人,经过两年多的精准帮扶,全村贫困面已经下降到4.6%,还有14户68人没有脱贫。调研时,张令平与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亲切交流,仔细查阅精准脱贫有关表册,详细了解贫困户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张令平指出,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夯实产业支撑这个精准脱贫的核心,打好惠农政策组合拳,切实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张令平强调,大数据平台是精准脱贫工作数字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和有效手段,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牢牢抓住贫困村13项、贫困户7项退出机制,充分利用平台对贫困户的脱贫成效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实现动态管理,为精准脱贫提供有力支撑。
巩昌镇崖湾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把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推进“853”挂图作业贯穿全过程,为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详细了解了这个村的精准脱贫成效后,张令平叮嘱当地干部,要进一步明确贫困户和巩固提高户不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特别是要认真研究部分农户的返贫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张令平强调,市县有关部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依托“853”挂图作业这个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施工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摸清帮扶需求,分类制定脱贫规划,对扶贫资源精准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管理。
张令平在调研时强调,加快脱贫攻坚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核心,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要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加一体化的优势特色产业,切实增强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贫困乡村销售和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电商扶贫,采取“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切实增加贫困群众的经营性收益。要帮助群众积极对接市场用工需求,开展劳动力精准技能培训,创造更多转移就业条件,引导有能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
张令平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切实加强对精准脱贫政策的学习理解,做政策明白人,切实增强运用政策和转化政策的能力,使广大贫困户准确全面了解政策、充分享受政策,最大限度推动脱贫政策落地见效。要进一步把握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做好各类精准脱贫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帮助群众掌握政策、运用政策、用好政策,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参与意识、自觉意识和利用政策脱贫的信心。
张令平强调,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精确瞄准贫困对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贫困对象有序退出、动态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贫困村、户退出机制,根据年度减贫目标任务确定预脱贫人口。要严格按照退出程序和标准,做好数据核查和资料归档等工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脱贫户的退出要坚持“住房不达标、人口有变化、家庭有欠账、家里有病患”四不退原则,对贫困对象进行切实有效的扶持,确保退出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坚决防止“数字脱贫”和“被脱贫”现象发生。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国栋及市委农工部(市扶贫办)、陇西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同调研。
新闻推荐
陇西讯(通讯员贾栋杨峰)近日,陇西县强化领导、细化措施,切实把深松整地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为助推农民增收添动力。该县农机中心与各乡镇紧密联系,深入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松...
陇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