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5月29日上午,市委书记张令平赴新华社汇报衔接定西中药材指数项目建设有关事宜。新华社秘书长刘正荣会见了张令平一行。
张令平代表定西市委、市政府感谢新华社及中国经济信息社长期以来对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介绍了定西市基本情况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说,定西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是全国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从1983年开始,定西借助国家扶持,大力开展了以“三西”农业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首开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先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近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和首要任务,坚持把政策、资金、项目、力量等要素向扶贫倾斜,举全市之力打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市19.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7%。
张令平说,定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药源基地,岷县、陇西、渭源三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中国药都”战略目标,紧紧抓住全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定西市先行先试机遇,依托科研开发、良种选育、规模种植、产业集聚和仓储物流优势,全力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全产业链发展,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定西市助推精准脱贫、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但目前定西中医药产业仍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停留在交易周期长、效益低、成本高的传统交易状态,交易价格波动大,没有形成中药材价格话语权。
张令平说,谋划推进定西中药材指数项目,对进一步提高定西中药材的影响力、更好把握中药材价格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新华社权威的经济信息采集和发布机构,拥有强大的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力量和成熟的项目运作经验。下一步,希望新华社积极推进与定西市特别是甘肃江能集团的合作,成立专门工作团队,加强沟通协调,尽快研究建立双方合作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定西中药材指数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定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全市脱贫攻坚步伐。
刘正荣说,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新华社经济信息业务的市场主体,一直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信息采集、市场营销、大数据领域产品研发等方面拥有强大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中药材等农特产品价格指数项目运作方面拥有成熟的经验和专业的团队力量。定西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好,市场潜力大,特别是在种植规模、仓储物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推进中药材指数项目对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刘正荣表示,新华社高度重视定西中药材指数项目,希望双方密切配合,全力做好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同时,新华社将发挥自身优势,在定西中医药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为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扶贫事业做出贡献。定西市有关方面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特别是做好中药材信息发布和交易类网站的整合工作,真正打造一个有实力、影响大的网络平台,逐步从现货交易向期货交易发展。中国经济信息社要加快推进定西中药材指数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要把项目建设与定西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统筹考虑,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为定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力争使定西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中药材价格形成、发布中心。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国栋,中国经济信息社总裁徐玉长,陇西县委、市中医药产业办负责同志及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甘肃分公司、甘肃江能医药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李自雄
新闻推荐
项目建设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中共陇西县委书记鲁泽 陇西县人民政府县长陈彦吉
今年以来,陇西县紧紧围绕打造“一都两中心”、建设甘肃中部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抢抓政策叠加机遇,深入推进“3341”工程、“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千亿元大招商”活动,全力以...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