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陇西县创新扶贫机制,变“大水漫灌型”扶贫为“精准滴灌型”扶贫,举全县之力,书写了脱贫攻坚的辉煌篇章:2015年陇西县减少贫困人口4.85万人,63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2%。
实绩赢得荣誉。2016年5月11日,全省精准脱贫暨双联行动考核表彰大会上,陇西县在2015年度甘肃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陇西县委组织部荣获2015年度全省双联行动“组织奖”。
沐浴着***精准脱贫春风的陇西大地,究竟发生了怎样脱胎换骨的变化?时下,记者走进陇西乡村,感受精准脱贫给陇西山乡带来的新气象。
本报记者朱红霞杨晓军
菜子镇牟河村:“挪出穷窝”奔富路
“牟河村田家屲、东沟社等5个社山大沟深,行路难、上学难、致富难。”站在菜子镇牟河村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平展展的文化广场上,镇驻村干部王国杰指着一排排白墙灰瓦的住宅高兴地说:“为了将那5个社159户人家挪出穷窝窝,我们争取了总投资1153万元的易地搬迁项目,已建成住宅104套,将分期分批进行搬迁安置。目前,有搬迁意愿的24户贫困户已全部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款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政策。”
“异地搬迁,不仅要让群众搬得出,住得稳,最重要的还是要能致富。”菜子镇副镇长、牟河村挂职书记何亚兵告诉记者,为了让搬迁群众过上好日子,村上引进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在安置区附近流转土地100亩,规划建设食用菌种植大棚100座,一期已建成30座,通过入股、承包、务工等方式,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已有109户贫困户入股545万元,三年内每户每年分红收益4000元。同时,组织引导上庄、红崖等5个社117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畜草等主导产业,今年药苗价钱好,亩收入过万元。
田家屲社贫困户张福林家5口人,老人有病,刮风下雨还要接送两个娃娃上下学,再加上种地,再也挪不出人手出去打工,地又瘠薄,只能困在山里受穷。“从穷山沟搬到平川里,好处多得很呀!”说起搬迁的好处来,张福林真是心花怒放。他说:“政府给了四万二的补贴,还贷了5万元贴息款,这就住上了干净漂亮的新房;娃娃就近上学不用接送,附近还有大棚可以去打工,一年能挣三万元呢!等攒了钱,再学了技术,我还打算承包一个食用菌棚挣大钱呢!”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谦虚实习生郎睿)5月25日至26日,由省委改革办副主任孙晓文带队的督查组一行来定西市,就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组一行先后深入陇西县巩昌镇崖湾村...
陇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陇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