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陇西新闻 > 正文

无声的誓言 无字的丰碑——记安定区公安局优秀政工干部马娟本报记者 张德武 通讯员 刘兴功 苏文源

来源:定西日报 2016-05-19 00:09   https://www.yybnet.net/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有一位女民警在政工工作岗位上默默奋斗已四年有余。这期间既有她艰辛的付出,也有她收获的喜悦,她感受到政工工作作为“党委参谋助手”的份量和责任。四年多的磨砺不仅坚定了一名优秀政工干部的信念,更让她对今后富有挑战的工作做好了准备。政工工作虽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但像马娟这样在文字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民警实在是不计其数,唯有她不厌其烦地铸就着一座座爱的丰碑……

四年多的政工工作岁月里,她除负责全局700余人的党建工作及重大教育活动的组织、学习安排外,还担负着全局民警职工的考核、任免、工资待遇、警衔工资的套改等繁杂工作。这看似平凡的事却关系到公安机关的形象和民警职工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懈怠和马虎。这几年的实践使她非常信奉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劳的付出换回的是一路的肯定,这就是安定区公安局政工监督室科员马娟,她连续四年被安定区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三年被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今年被评为全局优秀女警。

追忆从警8年的马娟公安履历,我们为她身上折射出的崇高党性所深深折服,在她身上体现出了一种“热爱政工、无私奉献”的公安敬业精神,更体现出“求真务实、扎实苦干”的时代精神,她是当今安定公安女警的缩影。作为政工干部,他们不像实战部门那样破一案件就出成绩,但是政工干部的工作可能付出的未必次于他们,所以马娟处处以身作则,热情服务,尊重老同志,只要老同志来访,再忙再累,她都立即接待,耐心听取他们反映的情况,能解决的立即解决。她关心爱护青年同志,帮助民警向党委反映解决个人问题,解除工作的后顾之忧,民警有思想疙瘩、新警有想法主动谈心,做他们的贴心人。

多年来的政工工作,无论在发展党员、新录用人员的转正定级等工作,还是参与审核的全区400多人次民警首次授衔或晋升(降低)警衔以及每年一至两次几百名干部职工的调资工作均无一差错。最难忘的还是2014年至2015年,全省统招警察期间,从制定方案到核对信息、组织考试、政审等环节,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她严格按照录用程序,全区1200余人的政审,确保了最后录用的229名新民警的合格率达100%。新警录用工作得到了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正当招考工作如火如荼时,她刚满两岁的儿子患上了感冒,高烧不退,她心急如焚,但因工作繁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能由婆婆照顾,有一天中午加班没回家,下午3点婆婆打来电话:“孩子烧得厉害,我急啊,问了亚军(马娟的丈夫,陇西县公安局民警)他也顾不上。你能不能请个假照看一下孩子啊?”马娟听着电话里婆婆焦急而又憔悴的声音,心乱如麻,一瞬间,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她又一次尝到了生活的咸味。但正值考录关键时刻,她脱不开身,这样的重担只能压在婆婆一个人身上。类似的场景在这几年中不知在她身上演绎了多少回啊,但她最终都选择了工作。因为她是一名人民警察,也是一名“好女人”,为弥补对家人的愧疚,她比一般人付出得更多。她尽自己所能,担起家庭的重担,从未说一声累,叫一声苦。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的说:“我是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多年的婆媳关系使得两人亲密无间,胜似母女。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贤妻良母。她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是女儿,却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她是母亲,对孩子却是一种愧疚,但是她无愧于党的培养。

公婆生病时,马娟经常端药送饭,床前伺候。有一次婆婆感冒,马娟熬了点蛋汤,但婆婆食欲不振,不想吃,她就和声细语地对婆婆说:“这两天您有点着凉,我炖了点西红柿鸡蛋汤,多放了点花椒和胡椒,可以驱寒发汗,您就吃点吧!您儿子经常说他小的时候感冒,您不是也熬这样的汤给他喝吗?”在马娟的劝说下婆婆点了点头。马娟的丈夫王亚军是陇西县公安局一名民警,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也是长期两地工作,家里以前全靠公公婆婆照料,2013年她的公公突发癌症,婆婆一边伺候公公,一边还要带小孩,长期以来,婆婆唠叨儿子不管家,但这对马娟来说却是“打黑牛惊黄牛”的道理,所以她理解丈夫的工作。平时丈夫单位忙,她也不愿意让张口请假,自己晚上就承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为了让婆婆多休息,她经常照看公公直到凌晨两点。那样的人生经历有多少人能熬住,那是一年而不是几天啊!公公病逝后,马娟夫妻也经历了年轻人丧父的痛苦,但这也铸就了她与婆媳间主仆情深。成为了一代80后公安民警的楷模。这是一个政工干部的道德操守,也是一名党员干部的动人情怀。

2014年我局民警家属来政工室反映,儿子多次受奖,为公安工作作出过贡献,全家仅靠儿子一人工资维持生活,无其他经济来源,现在又遇上生病住院花去一大笔费用,家里生活面临困境,恳请大家帮帮他们。马娟了解情况后,当即汇报领导,核实情况,找人撰写材料,上下协调,年终当省、市厅领导来我局慰问,并将儿子妻子介绍到企业上班以补贴家用的消息告诉他们时,全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道:“感谢你们,感谢你们雪中送炭……”。

这一路走来,她饱尝过辛酸苦辣,拥有过甜蜜幸福;她哭过,也笑过,但从未后悔过。如果说马娟是政工干部的一个缩影,那么其他政工干部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形,甚至在做着同一件事,可是我们无法用一个完整的故事把他们串联起来。政工的日常工作繁杂零散,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做到手勤、腿勤,要有细心、耐心,为此她养成了记笔记的好习惯,领导的指导、工作的安排、完成情况等等都如实的记载下来,以便合理安排,及时完成任务,所以说,多年的政工工作,带给她的是一段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年四季,政工干部无淡季,面对繁杂琐碎的小事她心为良田,只是耕耘。干的工作虽没有实战部门那么耀眼,但对马娟来说,她很快乐,选择政工她无怨无悔,因为她热爱政工工作,更愿为政工工作奋斗一生,抒写着一名政工干部“一切为了服务民警”的大局情怀。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巩昌镇崖湾村:扶贫

(上接第一版)巩昌镇崖湾村:扶贫队长的金点子巩昌镇崖湾村在陇西县南部山区,气候阴冷、交通落后。全村5000多亩耕地,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只有十分之一,遇到干旱或雹灾,庄稼就会大面积减产甚...

陇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陇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声的誓言 无字的丰碑——记安定区公安局优秀政工干部马娟本报记者 张德武 通讯员 刘兴功 苏文源)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