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基层的报道】“跟着党支部,就是能致富”
——陇西县马河镇卜家渠村见闻
本报记者杨世智通讯员张登华常国栋
秋收季节,陇西县马河镇卜家渠村村民蒋飞的蔬菜大棚里一派丰收景象。他高兴地说:“跟着党支部,就是能致富。”
去年7月,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蒋飞加入卜家渠村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专项贷款资金修建了6座蔬菜大棚。今年,他种了两茬菜,每座大棚平均收入都超过了3000元。
卜家渠村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6名党员和5名致富能人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每名党员带动5户农民发展产业。
为了解决启动资金问题,卜家渠村积极申请互助资金增信贷款、合作社保证金增信贷款、***专项贷款等各类贷款,帮助42户群众建成菌菜生产大棚10座、蔬菜种植大棚60座,建成云杉育苗基地30亩,种植高原夏菜45亩,发展养殖专业户91户。同时,利用整村推进项目资金34.2万元,带动13户贫困户建成全钢架塑料蔬菜大棚85座;申请专项贷款,搬迁易地扶贫群众20户;衔接双联单位帮扶资金20余万元,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及合作社启动资金。
目前,村里由党员和致富能人帮扶的42户农户年收入都达到了3万元左右。去年,蔬菜市场价格下行时,村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按保底价收购了13户农户的19吨滞销蔬菜。
卜家渠村党支部书记陈英说:“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把农村党员和致富能人聚集到产业链上,带着大家一同致富。”
新闻推荐
让天更蓝水更清——陇西县环境保护工作综述本报记者杨世智近年来,陇西县紧盯以燃煤为主的大气污染、以河道为主的水污染、以农膜为主的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严守环保红线,重拳治理污染,健全...
陇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陇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