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陇西新闻 > 正文

陇原农业保险如何“四两拨千斤”?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6-12-2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近期走访定西陇西等地了解到,覆盖范围和保障能力逐步提高的农业保险,在发挥救灾减损作用的同时,仍存在高保障与低配套、业务量增多与承接能力弱等矛盾。业内人士建议,应适当降低县(市、区)和农民自付保费承担比例,以调动县(市、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投保积极性。提高保险公司基层承接能力,进一步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寻求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搭建支持金融创新的长效机制,探索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思路。

农业保险为农撑起“保护伞”

今年陇西县权家湾乡焦家湾村马家坪社大部分庄稼遭遇几次暴雨袭击,但是农民最终收入没有损失太多,因为大部分农户买了保险。

该社村民景淑说:“今年经历了三次暴雨,三场暴雨过后,我家玉米减产%,共收了一袋小麦,还是瘪的,幸亏给麦子上了保险,还能把成本钱保出来。”

因为社里亩地中有多亩都买了保险,“特别是绝收的上百亩地都在保险内,社员心里松了一口气。”村民朱富阳说,保险公司已经查勘了,会补回一部分损失。今年收入肯定会少一些,但不影响明年生产,“争取明年所有农田都上保险”。

像朱富阳一样在大灾之年从农业保险受益的农户不是个案。在甘肃陇西、会宁等地,农业保险成了政府和农民之间救灾减损的重要屏障,遇灾找保险正逐渐成为广大农民共识。

农险救灾减损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在于覆盖面逐渐扩大;另一方面得益于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尤其是在陇西,一亩玉米最高保障已达元,基本达到生产成本,部分小麦保险保障也在逐步提高。此外,在农业保险发挥作用过程中,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凸显。年,省级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定西中药材、静宁苹果两个地方品种,中药材保险保费收入万元,支付赔款.8万元,户均获得赔款元,是财政补贴资金的5倍,是农户自缴保费的7.4倍,有效应对了市场价格下跌给种植户造成的损失。农业保险越来越被农民群众接纳的同时,甘肃省农业保险政策性险种不断扩容,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据介绍,甘肃省自年开展农业保险,目前已覆盖到所有市州、县区,开办品种已达到余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大宗种养业成本保险、特色品种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多层次保险保障体系,累计提供农业风险保障多亿元,处理农户理赔案万件,支付赔款.4亿元,受益农户万户次。

不过,随着农民参保意识增强,农险业务量逐渐增加,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地方财力不足、经办公司承载能力弱等不利因素正成为农险继续提标扩面的新挑战。

缺乏资金基层农业保险遭遇困境

记者在各地调查期间,保险赔付金额偏低成为受访农户反映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农业保险需求大的地区,往往地方财政较为薄弱,县级补贴负担过重的问题较为突出。

陇西县权家湾乡袁家村村民袁新民告诉记者,去年他一共种了9亩党参,不是暴雨就是旱灾,全部绝收了,他交了元的保费,县上只给保了元,仅能挽回种子的损失,保的比例还是较少。

记者在陇西县中华保险公司甘肃分公司一份材料上看到,甘肃从年将马铃薯纳入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品种,目前马铃薯每亩物化成本高达元,但农民还是普遍认为保额过低,保障程度不够。

农业保险需求大的地区,往往财政较为薄弱,县级补贴负担过重的问题较为突出,想要继续提高对农业保险的配套“有心无力”。定西一些干部介绍,由于农险品种大幅增加,基层政府特别是农业大市、大县的财政配套压力也随之增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推动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地方政府因配套压力缺少积极性。”陇西县农业局相关干部介绍,包括蔬菜保险在内的一些新险种大都没有国家财政支持,由省级、县级财政配套,对于不少农业大县来说,财政压力很大。地方财力有限,不少县市连传统保险都配套不齐,更无力配套价格保险。

另外,由于缺乏资金,在甘肃省部分地区,保险经办机构一个基层县支公司往往最多只有十几个人,面对动辄多万亩农作物的承保理赔任务,实现精细化管理是不现实的。

人保财险陇西支公司经理毛君说:“我们公司现在十多个人,其中从事农业保险的只有8个人,下几天暴雨就有人报灾,支公司这几个人根本看不过来,我们去只能看大户,散户由乡镇村协保员去做,勘灾要实现即时、全覆盖,至少需要人”。

农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保险经办机构基层服务体系与农业保险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难以称职地履行承办主体职责。

探索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思路

针对当前农业保险领域存在的矛盾和挑战,部分地方干群建议,要完善保费补贴制度,提高基层保险公司承接能力,促进农业保险有序、健康发展。

中华保险公司甘肃分公司的杨少雄等人介绍,甘肃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财政弱省,省内大部分县市区属于“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或无法承担过多县级财政保费补贴,这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建议提高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降低县(市、区)和农民自付保费承担比例,以调动县(市、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投保积极性,放大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效应。

二是需要政府持续投入财政资金,帮助保险公司做好基础数据的搜集。保险公司自身要加快培养一支专业的农业保险业务团队,并进一步对保险产品进行完善,实现风险更可控。

三是完善基层保险协办员制度,确保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完备。在明确单位农田内保险公司经办人员数量和承办能力的同时,完善基层协办员备案制度。并明确资金待遇和责任要求,实现权责统一,确保遇到灾情查勘理赔时,协办员能够认真辅助开展保险业务,出现问题严厉追责。

总之,农业保险属于国家惠农政策,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但在全国开展的价格保险工作目前都还没有中央财政补贴,基本上都依靠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甘肃省有关专家认为,甘肃属经济欠发达省份,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特别是县域财力十分紧张。农业保险发展中长期依赖的以加大财政补贴为动力的单核驱动模式,正在出现边际效用逐渐递减的趋势,而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农户投保意识增强和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为支撑的多核驱动模式已经开始初见成效。为了推动农业保险持续稳定运行,下一步,甘肃省需要进一步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寻求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搭建支持金融创新的长效机制,探索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思路。

新闻推荐

柱产业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渭北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图为食用菌生产企业员工在分拣香菇。 张爱平摄

近年来,陇西县坚持把做大做强菌菜、玉米、草畜等支柱产业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渭北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图为食用菌生产企业员工在分拣香菇。张爱平摄...

陇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陇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陇原农业保险如何“四两拨千斤”?)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