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陇西新闻 > 正文

再审“干部醉驾致死案”监督纠偏不减正义成色

来源:新京报 2019-02-04 01:00   https://www.yybnet.net/

■观察家

这起案件启动评查工作,直至进入审判监督程序,之所以能“峰回路转”,主要归功于公众舆论的监督。

一次看似寻常的纪委监委通报,一件本应简单的“干部醉驾致死案”,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经历了数日的舆论发酵后,如今终于进入再审程序。

先是甘肃省检察院对此通报,经阅卷审查和研判,认为“毛志尧交通肇事案”一审判决免予刑事处罚明显过轻,已责成定西市检察院向同级法院提出检察建议,要求依法纠正原判错误。

而后,据陇西县法院最新消息,该院于2019年1月26日启动对此案的评查工作,根据评查结果,决定依法进行再审。

这一决定的作出并不出人意料。但是,如此快速地进行评查、决断、纠错,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也不多见。

值得嘉许的是,无论是原审法院,还是检察机关,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主动“释疑说法”,开展内部的评查和审核,进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体现了对民意的回应和配合监督的积极态度。

客观而论,原判决在“事实认定”“适用法律”等方面,的确存有若干不妥之处,此案确实应属于重新审判的范围。

法院方面,在内部评查工作结束之后,自行启动再审程序,也符合刑诉法的规定。当然,即便没有裁判者的“自我纠错”,鉴于甘肃省高检公开表达的纠错态度,根据刑诉法“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规定,该案一旦提起抗诉,也“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

不过,还应看到的是,这起案件启动评查工作,直至进入审判监督程序,之所以能够“峰回路转”,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众舆论的监督。

尽管这起案件原判决从普通公众到业界专家都提出了异议,但就该案来说,早已“生米做成熟饭”。不但判决已生效,连党纪政纪处分都已“板上钉钉”。倘若不是通报意外“曝光”,没有网络舆情的不断升温,恐怕很难如此“较真”,将案件推翻重来。

诚然,这种颇为被动的现状,与刑诉法审判监督程序制度的既有设计不无关系。根据刑诉法,“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上级法院、检察机关都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适格主体。

问题是,本案中,当事人方面都“谅解”不申诉了,上级检察机关很难主动提起抗诉;上级法院在检方未提起抗诉,当事人又“沉默”时,也不容易察觉下级法院裁判的错误。至于本级法院,院长、审委会对自家判决,更难以跳出“当局者迷”的窠臼。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三方”的社会监督“拾遗补缺”,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了这种司法与监督的良性互动,才能留住正义的一汪清泉。

□欧阳晨雨(学者)

新闻推荐

戴超赴陇西参观指导西北年货展销会

本报讯(记者陈昕)1月24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戴超赴陇西县参观指导西北年货展销会。戴超先后来到伊朗、葡萄牙特...

陇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陇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再审“干部醉驾致死案”监督纠偏不减正义成色)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