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断、持续、过快上涨的房价,作为那些刚走出校门、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刚性住房需求者,他们究竟采取什么办法来达到买房的愿望?带着相关疑问记者展开了走访。
调查:
三类人成“新型市民”
记者从兰州市土地登记交易信息中心了解到,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底的5年间,兰州城关、七里河、安宁和西固四区,已经供应的经营性用地达3956亩之多,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最终土地成交价款达57.2943亿元。从以上数据看,平均每年可开发的经营性用地为790多亩。今年,将有7块土地被回收,但具体什么时间可以完成相关工作进行供应,目前无法确定。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兰州每年都有可供开发的土地被利用。
今年4月初以来,记者多次对兰州近郊城区内的房市状况进行过走访,发现外来人员、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中专毕业生,高校毕业后的灵活就业“漂族”群体,成了兰州市住房消费刚性需求的主流群体。他们大多是“70”后、“80”后。
现象一:
买房的事爹妈帮忙
2008年,来自定西岷县农村的小李毕业于西北师大。现在,他在一家纸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每月收入仅有800-1100元。父亲考虑到孩子将来在兰州落脚,便为儿子在东岗购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父亲还说:“孩子,买房的事爸爸全包了,首付款、房贷都不用你管!”小李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自己多年来上学已经花去了家中很多钱。
小李说,他们有些同学都是通过父母出首付,自己付贷款的方式来买房。面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小李甚是感慨:“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在兰州买房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象二:
做兼职力争改窘境
在一企业工作的李师傅五年前开始,一面在单位上班,一面做起了直销。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直销每月给他带来的经济收益远远超过了自己1400多元的工资。李师傅说,如果不是做兼职,家里的月收入总共不到2500元。这样再坚持几年,他们就有能力购买一套偏僻一点的三四十平方米的二手房了。
现象三:
买不起房只能租房
随着房价的过快上涨,导致很多低收入群体无法拥有自己的住房。无奈,他们只能通过合租过“蜗居”生活。很多年轻人一次性交了半年、一年的房租,就意味着他在一段时间连基本生活都没法保障。
谈到购买住房的事情,去年7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几位年轻人很是无奈,他们告诉记者,面对高不可攀的房价,现在买房是不可能的了。他们只有通过暂时共同租房来生活,等到以后自己有了一点积蓄、房价适当下降后,或许才能买得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岷县公安局近期接连破获3起非法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收缴假发票15381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据介绍,10月8日,岷县公...
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