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永平演示自己的“独家武器”一面铜锣
▲5月17日,包永平等三人向党旗宣誓(右三为包永平))
5月10日上午,岷县禾驮乡哈地哈村的防灾信息员包永平接到村支书包文凯的通知,通知称当天有暴雨,要他做好防洪准备,随时让乡亲们撤到安全地带。下午5时许,雨开始下起来。包永平敲着铜锣在街上狂奔发出预警时,河道里汹涌的洪水已经漫过河堤,涌到公路上的洪水已经没至行人小腿以上。转瞬间,接近2米高的洪水墙排山倒海般砸了过来。这场灾难,给禾驮乡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由于包永平报警及时,哈地哈全村人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无一人伤亡。村里人说,他们能死里逃生是因为听见一声声锣响。
狂奔敲锣勇救乡亲
2011年10月12日,岷县为403名村级灾害信息员建立了档案。11月21日,包永平参加了由县上组织的灾害常识、灾情上报、灾情统计的业务培训。
2012年5月10日上午,包永平接到村支书包文凯的通知,说要预防暴雨,并要他随时准备通知乡亲们撤离。包永平就在家里收拾着院子里的一点药材,同时关注着天气变化。到了下午5时许,早上一直放晴的天空出现黑云,黑压压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不一会,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包永平一个箭步冲到屋里拿上铜锣窜出了院子。
“下暴雨了,赶紧往山上跑!”包永平敲着锣边跑边喊。
哈地哈村呈带状,整个村庄长约1公里。
包永平和另两名临时防灾信息员来回狂奔,扯着嗓子大叫“下暴雨了,赶紧往山上跑!”锣声很快让村里的乡亲们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但是由于大家在地里辛苦劳作了一天,人困体乏,好多人还想着再看看。
猛然间,包永平感觉两条腿怎么不听使唤了,这才发现原来泥石流已袭入村庄,鸡蛋大的冰雹也密集地砸了下来,漫上公路的淤泥已经淹没了小腿。不到2分钟,2米高的洪水墙从公路上砸了过来,河床上的高压电线铁塔瞬间倒塌了……
包永平用“争分夺秒”来形容那天。
听到锣声的乡亲们纷纷往山上安全地带跑,而老人和孩子有的还在家里。包具安的妻子将两个孙子送到安全地带后,又返回家里给孙子拿衣服,等她慌乱中抓起衣服推开大门,水已经冲开大门,惊恐万分的她只好趴在院子一角的一摞瓦片上。后来包永平和几个年轻人挨家挨户地排查时发现了她。
到下午6时30分,哈地哈村全村928人全部撤离到了安全地带,没有1人伤亡。
抗灾前线光荣入党
5月17日,对包永平来说,是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天。他和包文明、刘游一起“火线入党”。
当天,在岷县调研指导抢险救灾工作时,当听说有3名表现突出的农民将要火线入党时,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当即与同行的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建华一起赶赴到禾驮乡哈地哈村,参加了岷县县委组织的这场火线入党仪式。
中午时分,哈地哈村村委会前的一片废墟上,仪式开始前,全体人员共同为“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默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包永平、包文明、刘游3名普通农民紧握右拳,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特殊的场景,铮铮的誓言,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大灾面前,你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大无畏的气概,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了先锋引领作用,你们已经具备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品质。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继续做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先锋模范。”欧阳坚与包永平、包文明、刘游亲切握手,对他们给予褒奖和祝贺。
铮铮誓言在废墟上空回荡……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支援“岷县”灾区建设,职工自发组织起来开展赈灾捐款活动,全所上下56人为灾区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和愿岷县灾区早日恢复重建的祝福,共捐献赈灾款6400元人民币,并已...
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