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阻断救灾车辆,牛车运送救灾物资派上大用场。本报特派记者 田蹊 摄
村民在泥泞道路上背物资上山。
送粮官兵行进在被大雨冲断的道路上。
志愿者帮助推搡运送物资车辆。本报特派记者 房毅 摄
本报讯(特派记者邢剑扬)7月24日下午6时至25日上午10时,岷县突降大雨,灾区群众遭遇震后首场暴雨考验。记者7月25日走访岷县地震重灾区时发现,大雨对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影响不大,灾区群众有帐篷住,有床睡,有热饭吃。但是大雨导致通往灾区的道路泥泞难行,延缓了救灾物资进入灾区的速度。
7月24日的大雨从下午6时一直下到了第二天上午10时许,通往灾区的许多道路是土路,大雨使这些道路变得非常泥泞,车辆根本无法通行,许多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到达能够通行路段的尽头后,不得不卸下物资,然后再通过牛车或人力转运至灾区。
7月25日上午记者徒步进入重灾区永光、永星、拉路等村子采访时发现,村民们都居住在救灾帐篷中,所有帐篷已经全部供电。他们基本上都有床睡,火炉和蜂窝煤也都已经发放到他们手中。食品、饮用水目前能够保障,许多村民已经开始自己做饭。
记者在拉路村采访时碰到了禾驮乡乡长蔺俊龙,他告诉记者,拉路村的村民已经全部安置到帐篷里,所以村民们没有遭雨淋。目前几乎所有的救灾帐篷都是两户或三户村民在共用,因此帐篷依然紧缺。拉路村的食品、饮用水目前能保障灾民三天的量,因为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上不了山,他们已经组织人员下山背救灾物资上山。
新闻推荐
养父在地震中遇难 16岁女孩独自照顾七旬奶奶 花季少女双肩挑起家庭重担
失去亲人后,奶奶时常悲伤流泪,张伟霞一边帮奶奶擦拭眼泪一边安慰奶奶。 本报记者 李桐叶 摄 16年前还在襁褓中的她被亲生父母抛弃,是养父把她抚养成人,16年后,一场灾难又夺走了她...
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