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梅川镇永光村群众用上了自来水。本报记者 杜斌 通讯员 白文科 摄
本报定西讯(通讯员白文科 曲婷婷 记者杜斌)“以前从七八里外的山沟里拉水,一方水要花费二十多块钱。如今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的庭院灶头,一方水才花两元钱,方便又划算!”梅川镇永光村三社村民李炳娃老人的“经济账”,演绎着岷县山区群众生活的悄然变化。
“7·22”地震灾害使岷县梅川、茶埠、禾驮、中寨等乡镇供水工程水源、管理房、管网检查井及管道不同程度受损。地震造成大面积山体滑坡,地下水质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加之大部分村社地处高海拔山区,交通不便,“吃水难”一直困扰着灾区群众。灾后岷县依托现有供水体系,多方筹措资金,克服地形复杂、交通不变、气温低等困难,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建设,截至11月底,已经全面完成车路、永光、永星等19个重灾村的应急供水工程建设任务,共建成集中供水房28座,高位蓄水池8座,埋设各级管线157.59千米,完成入户2799户,2.4万群众吃上了干净水。
新闻推荐
病床上的吕胜光急需A型血血小板救命。 本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鹏翔 记者冯保强)2月21日,来自岷县梅川镇康家村的吕胜光被检查出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目前在...
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