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 (记者王朝霞)农业部今年在全国四大区域、五大作物上组织开展9项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定西市安定区分别承担西北地区玉米增产模式攻关试点、西北地区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分别安排了10个万亩示范片,目前这两项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进展顺利。
试点旨在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实施重大技术集成和重点科技攻关,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成熟技术组装成区域性、标准化的增产技术模式。力争到2020年,承担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的凉州区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比现有大田亩产提高100公斤;安定区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2000公斤,比现有大田亩产提高500公斤。
凉州区在玉米增产模式攻关上重点推广6项增产技术,种前机械作业应用率达到了100%;推广应用先玉335、吉祥1号等优良品种,良种应用率达到了100%;科学施肥达到90%以上;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亩节水100立方米以上;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对玉米瘤黑粉病、红蜘蛛等病虫害开展综合防治。安定区在试点中推广了机械化作业、优质脱毒种薯、晚疫病防治等马铃薯增产技术。
针对实施区域内粮食增产模式中的薄弱环节和技术瓶颈,相关技术专家组织开展了科技攻关。凉州区重点开展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新品种选育攻关,将在成熟后筛选宜机收品种。安定区重点开展马铃薯机种机收技术攻关及新品种引进筛选、病害全程控制技术等10余项试验示范。
新闻推荐
本报金昌讯(记者刘兴元)自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甘肃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循环、高效、...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