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各县区也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广泛调动群众支持参与并投入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新闻媒体坚持镜头朝下,聚焦农村公路建设现场,宣传造势、鼓劲加油,在全市上下营造了良好的农村公路建设的舆论氛围。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由过去的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由部门推动向党委、政府推动的重大转变,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常态化工作格局。
健全规章制度,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定西市农村公路建设行业主管部门问责办法》、《定西市农村公路建设六方主体质量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执行,同时编制了《定西市“6873”交通攻坚突破行动质量监管资料汇编》。建立开工审批制度、施工工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备案登记制度,实行工程质量安全月报制和督查记录制度,推行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监管制度,执行质量责任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为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狠抓工程质量,精心打造德政民心工程
始终把工程质量作为“生命线”,坚持质量问题“零容忍”,严格执行“一二三四五六”质量管理监督体系(“一”:即建好、管好、养护、运营好每一条农村公路为目标,;“二”: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责任倒查两大关键;“三”:落实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技术监督三大监督体系;“四”:采取一套班子、一本册子、一把尺子、一块牌子管理办法;“五”:严把市场准入关、建设程序关、质量监督关、资金监管关、工程验收关五个关口;“六”: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管责任人六方主体责任),全方位构建了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市交通运输局投资103万元,购置多功能红外线雷达检测车,加大技术检测力度,坚持用各类试验数据控制工程质量。组织开展“工作落实年”、农村公路建设“百日会战”等主题活动,紧紧围绕“促进度、提质量、保安全”这一主题,采取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三项机制”,聚焦发力促进度,多措并举抓质量,查缺补漏保安全,同时,为确保各项责任制度抓实见效,严防制度“空转”,市交通运输局坚持每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开展一次进度质量安全综合督查,并形成书面督查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经审定后向各县区委、政府下发督查通报,对具体问题原汁原味地反馈给各县区联系项目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中标企业法人代表,做到了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整改,特别对督查中发现并通报的问题,由局综合督查组跟踪督查、跟踪盯办、跟踪落实,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全市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和精细化施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定西市把解决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作为助推***精准脱贫的切入点,多措并举狠抓劳务经济,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63.8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9.19亿元。...
定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