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定西新闻 > 正文

养生保健品靠忽悠赚取暴利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6-06-14 23: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完颜华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及高额利润的引诱下,保健品“伪装”成药品、普通食品号称有保健功能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产品靠“忽悠”蒙骗消费者赚取暴利。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

混乱的市场

日前,国家食药监局公开发文要求停止高价保健品“极草”的相关经营活动。极草5X冬虫夏草纯粉片—至尊含片0.35克规格的81片装礼盒售价为29888元,即每克售价为1054元。其生产厂家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宣称其“微粉粉碎和纯粉压片专利技术”可以使冬虫夏草“含着吃”,并声称“极草纯粉含片比原草至少多7倍精华溶出”,这让不少消费者认为一片极草等于7根虫草的功效,不惜重金购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投入10亿元广告费打造其“含着吃”的所谓高科技概念,而这笔投入也是极草成本中极大的一块。

“暴利不是靠技术和质量,而是靠营销。”业内人士称,许多高价保健品的营销策略都与“极草”类似。按照国家规定,保健食品的科研经费应占其利润的3%至5%,但很多保健食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润的1%。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至200%,这已成为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很多厂家自己不研发,而是采取买断经销权或外购产品的办法经营保健品,导致各路厂家更加陷入炒作式营销大战。

其实,近年来,各种保健养生讲座、保健产品宣传广告不断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不少不良商家打着各类“免费”旗号招摇撞骗、欺诈老年人的案例越来越多,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

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内部分药店,发现各类老年保健用品和食品很受欢迎,同时不少保健品都在打着具有治疗功效的幌子进行宣传。而且,一些老人痴迷养生讲座、购买保健产品已经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为了听课,或者得到商家们免费赠送的一些小礼品,不少老年人凌晨四五点就开始排队等候,更有甚者,对保健品一掷千金。

“洗脑”老年人

近年来,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免费“健康讲座”不断增多,实际上就是给老年人“洗脑”。保健品的营销策略也从“广而告之”,升级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精准“忽悠”。

“所谓的健康讲座,很多都是打着免费、公益的幌子欺骗消费者。”提起目前火热的保健养生市场,曾经上过当的冯大爷非常生气。

前不久,年近八十高龄的冯大爷参加在兰州市定西路某宾馆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座时,被免费查出患有气血不足、血压偏高、心跳紊乱等疾病,举办方告诉他,某生物公司生产的一种“金丹再造丸”对治疗这些疾病具有奇效。

经不住忽悠的冯大爷和众多听课的老人们以上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的价格,购买了商家大力推荐的这种“万能神药”。但拿回家后才发现,这种“金丹再造丸”包装简单、没有任何产品信息,后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鉴定,所谓的灵丹妙药原来是假冒伪劣产品。

“我这病属于慢性病,医院也没法根治,厂商宣传说保健品能够缓解痛苦,比一直上医院便宜多了。”家住兰州市酒泉路的杨艳蓉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得了老寒腿,走路很不方便,而且子女都不在身边,她只能试着吃一些保健品减轻痛苦。

采访中,不少老人也表示,由于身边无人照顾,他们平时最担心生病,所以经常买些保健品进行预防。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目前无法根治,患者出于病急乱投医的心理,面对伪专家的忽悠,轻信其‘特效\’和‘偏方\’,所以才会不惜高价购买其保健品、药品。”省第二人民医院中老年心理医师白振锋指出,老年人痴迷养生保健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发产生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因此用吃保健品等方式去抵抗恐惧感。

失位的监管

“保健品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主要功能是用来补充人们从食物中难以获得,同时又是人身所需的营养成分,以促进人体健康。”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工系老师周军介绍说,保健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但当前保健品已成为公众投诉的热点,不少非法厂商利用非正常营销渠道,打着“名贵中药”、“高科技”等旗号,号称包治百病,夸大宣传蒙骗群众,使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功效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扰乱了保健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记者就此致电食药监部门时,有工作人员表示,不法商家在吸引、忽悠老人购买保健食品时,大多采取免费授课、体验营销等“人性化”手段,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目前主要监管保健食品的质量,对于保健食品的推销行为并无执法权。

据周军介绍,目前,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有1万多个品规,保健品的销售渠道十分复杂,大到商场、超市,小到小卖部都有销售,仅仅依靠传统的经营许可或备案制度,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可防可控可追溯。所以,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防范意识,明确保健食品并不能代替药品,不为虚假夸大宣传所迷惑。

新闻推荐

甘肃省组团参加第九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

本报讯 (记者 李明娟 实习生 钟建华)7月19日,记者从省工信委获悉,甘肃省组团参加了第九届APEC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收获颇丰。 本届APEC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会展中心举办,...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养生保健品靠忽悠赚取暴利)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