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平女士是定西学院派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散文《菜水》是她的代表作,全文由菜的形、色、香、味谈百味人生,旁征博引,视野广泛,体现了学者散文特有的理性思考。写这样的散文,不仅需要生活的体验,需要博览群书,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酝酿创作的时间要很长。初读此文,我对题目“菜水”一词倒费解了好长时间,觉得“菜”和“水”两个词组合在一起算怎么回事?待到思维豁然开朗,连自己都不禁哑然失笑:“菜水”可不就是定西人挂在嘴边的方言词,用普通话书面语来说就是“蔬菜”的意思。我们每个人的一日三餐之中,必不可缺的便是各种各样的蔬菜了。人们满足于口腹之欲时,觉得人吃菜是天经地义,但如何素平者,能从饮食材料中尝出这么多的酸甜苦辣,品出这么多的喜怒悲欢的作家,恕我孤陋寡闻,还真不多见。
与其说《菜水》一文是长篇散文,还不如说是一组充满了世俗生活味和人间烟火气的小品文。何素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更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否则她不可能品出这么独特的百味菜肴,也不可能写出有如此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的散文。散文《菜水》最大的特点是借物喻人,表面上处处写的是菜,实际上处处映射的是人,千姿百态的菜俨然就是三教九流的人。如《又素又荤的菜》一文写“洋葱百合都一样,是人生的独特象征:每个人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一层一层地剥,剥一层,气味浓一层,有时浓得流眼泪,剥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人生不也如此,重要的是整个过程而非最后的结局。《亦俗亦雅的菜》写朝天椒的毒辣,普通辣椒的“会辣,厚道,有缓和余地”,正是生活中性格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的写照。作家意在揭示人生都是不容易的,逼到一定程度,再难咽的东西也得咽。写茄子,说它“性情别扭,涩巴巴的”,像脾气古怪的人,所以炒茄子要荤素搭配。《仙气十足的菜》写香菇太香,单吃不得,只能配菜,调味;西红柿好看不好吃,菜花“疏朗比密实好”……作家意在揭示,不同的菜就像是不同性格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像菜的菜》写洋芋是“老实疙瘩”,它可不就是陇中老农的最好象征物?这样的解读充满乡土气,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同乡人才会有同感。
《菜水》一文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每一种菜的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典故,俗语等),都有一番契合人文的身份解读。也正因如此,你可以把这篇散文当成菜谱来研究,可以当成咏物散文来赏析,还可以当成人生感悟来参详。如写“生姜”,作家引用俗语“姜还是老的辣”,将辣椒之辣与生姜之辣做了有趣味性的比较,并由此分析得出结论“姜之辣,是一种略带苦辛的回味,其性温和。艺术的境界,当然老辣至上。”这已经不简简单单是在写“菜”,而是已经将话题延伸到了人生,艺术当中去了。《不像样的菜》一文中写“黄花菜”,作者说“美一旦掉进世俗,就毁了。”这是人生的至理,想想《红楼梦》中的黛玉,妙玉,可不就是如此?写自己不喜欢吃腌菜,作者说“欢喜的日子要过,难熬的日子也要过。”
腌菜的咸味与辣味正如生活的不如意,酸甜苦辣尝遍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有意味的菜》一文写到“萝卜”,引了那句“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俗语,作家写到“人生的滋味要浓,否则没意思;操的心要淡,否则过不去。”体现了一种大智若愚,豁达洒脱的人生观,读后让人颇受启发。写“白菜”,说它“心里藏着一朵花”,写“芹菜”,“女孩子叫小芹的多,大概兼有美好,怜惜,自谦之意吧。”一下子赋予了“芹菜”非凡的文化意义,让人顿觉这种事物的美好。《没脑子的菜》一文中写“苦瓜”,作家说“我吃苦瓜,一是好奇,想试试它到底有多苦;二是丰富口味,酸甜苦辣咸中,苦最欠缺,想补上。”有这样的达观,人生中还有什么风雨不能逾越呢?
《菜水》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朴素自然,有着女性散文特有的细腻,温婉与灵性,并且富于变化。《没脑子的菜》一文中写吃东西的烦恼,吃瓜有籽,吃果子有核,吃核桃有核桃皮,嗑瓜子有瓜子皮,吃包子饺子也有皮……作家意在揭示,好东西总要搭上些不好的,“有用的”总要掺上些“无用的”。这浅显质朴的语句,阐释了一个人生哲理:没有十足的完美,这就是现实人生。写到哈密瓜,白兰瓜,佛手瓜等这些果蔬时,作家又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一种并不存在的瓜——“傻瓜”,并幽默风趣地对这个貌似带有贬义的词做了新解,“我时时觉得,最踏实的滋味,是心里那一团浑朴的傻,好比混沌未开的大地模样,未有兽踪,人迹,辞章,文明。”这与老子《道德经》中所写的“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样,这样说来,“傻瓜”一词,非但无贬,甚至还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观。《会走的菜》一文写猪肉充满“人间烟火气”,牛肉有“学究气”,鸡肉有“书卷气”,羊肉有“浪漫主义”风格,鱼肉有“觉醒”意识……语言诙谐幽默,生动,让人在阅读中既不觉得沉闷,难以接受,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迪。《会飞的菜》一文写“人是人的菜水,弱者是强者的菜水,所谓‘弱肉强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生或许正是一桌筵席,有些人是菜水,有些人是食客,或者,彼此充当菜水和食客”。这一段语言则又变得冷峻,成了清醒的揭露和批判,体现了作家语言风格的成熟和变化。
读《菜水》,让我们在精神领域品尝了一道百菜盛宴,也感悟了一番百味人生。读这样的美文,会让人远离喧嚣与浮躁,并能够“吾日三省吾身”,何乐而不为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蔺泽华)7月28日,副市长李永平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定西经济开发区,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地,对定西市特种设备检验所车用气瓶检验站项目和质量技术监...
定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