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定西新闻 > 正文

扎笤帚 □ 王 军

来源:定西日报 2018-05-3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笤(音tiáo)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主要作用是扫除尘土,清扫残余面粉等时也用到笤帚。

笤帚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高粱,但旧时定西境内绝大多数地方不种高粱,因此高粱笤帚不多见。日常用的笤帚以糜秸秆为主自己扎制,也有采集野生的一种叫“糜糜草”的植物扎制而成的。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粱笤帚才渐渐在市场上出售,但大多数人因贫穷而只能望“笤”兴叹,日常所用仍然自己制作,时至今日,糜秆笤帚已然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

笤帚的扎制要经过折秆、裁拣、拧麻绳、润温、扎制、整压等环节。

待糜子成熟收割前,挑拣秸秆粗壮的,从第一个结处折了,搓掉籽粒,扎成小孔,挂到屋檐下待干透后备用。因此糜子成熟的季节,常常看到糜地里折糜秆的人在劳作。

扎笤帚前要进行栽拣,“栽”就是把每一支上的外壳去掉,“拣”就是挑选秸秆中有韧性的,扎成更小的孔,均匀地洒上水,待糜秆湿软了就可以扎了。

细麻绳一般都是提前拧好了的。取一根长2米、粗3~5毫米的绳子,一头拴在扎笤帚者腰部,一头拴一节木棍,拿一束糜秆,用绳子缠绕一圈,两脚蹬住木棍,使劲一勒,把细麻绳的一头咬在牙齿上,另一头在勒印处缠上两圈,勒紧,打结,把粗绳子松开,用剪刀尖把结头塞到梗秆中,就算是完成第一道工序了。把第一束糜秆分成两股,向外拧两三圈,使糜秆头向下弯,中间夹入第二束,依照前面的方法扎紧,把两束的秆部混作一处,分成两股,再夹入第三束。依此类推,一把笤帚扎五至六束就行了,最后把混在一起的秆子上每隔4~5厘米上一圈,连扎三圈。先扎第一圈,再扎倒数第一圈,然后分一小股糜秆倒着扎入倒数第二圈,以防最后一圈的麻绳掉落。最后用剪刀剪齐梗秆,一把漂亮实用的笤帚就算是制成了。

一连扎上几把或十几把后,放到平正的地方,用石板压住,过一段时间取出就能用了。

为了使笤帚色泽光亮、白净、不霉烂,需用硫磺熏蒸灭菌。其方法是在地上挖一个半米深的坑,把一块硫磺放在碗里或铁盒内,其坑上用木棍等挡架,架上交叉放着笤帚,数量可多可少,其上盖上蒙布,点燃硫磺后,大约熏蒸一小时即可。经过熏蒸的笤帚干净而泛着金黄色,既好看,又避免了小虫子啃咬,经久耐用。

扎笤帚一般是家庭妇女们的活计,扎的笤帚除自用外,也拿一部分到集市上换取日常用品。

“糜糜草”原料采集时间最好是中伏天,那里的“糜糜草”籽粒饱满,秆子筋度最大,扎制的笤帚耐用。“糜糜草”笤帚可扎长笤帚,用于扫地,也可扎成小笤帚,用于扫炕、扫面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各类小巧实用的工业品充斥于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笤帚已从实用性工具变成融观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工艺品了。自制的笤帚已越来越少,也几难觅其踪,也许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将会绝迹。

新闻推荐

定西农商银行“百日会战”工作阶段性成效显著

本报讯(通讯员曹宝荣)在全省开展“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百日会战”行动以来,定西农商银行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全面推...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我们都在阳光下2018-05-26 07:40
评论:(扎笤帚 □ 王 军)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