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 通渭新闻 陇西新闻 漳县新闻 渭源新闻 岷县新闻 临洮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定西新闻 > 正文

一本工作笔记见证麻子川村的变迁

来源:定西日报 2019-01-22 07: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杨晓军王文竟

定西一中校门口的书摊上,总有许多“淘友”和旧书不期而遇,其中就有定西一中的老师卫凌云。每天工作之余,他便去书摊“淘宝”。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一本1970年《麻子川大队党支部革命委员会工作手册》,模糊的封面到处布满修补的痕迹。

闲暇之余,卫凌云每次翻阅这本旧笔记时,虽然对里面的内容不甚了了,但他总觉得这本泛黄的工作手册后面是一段厚重的历史。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卫凌云谋求通过媒体,能够挖掘出这本工作手册后面的故事。他说:“一本工作手册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沉睡的状态,但是透过发黄的纸背,依然能够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的真实面貌。”

翻开笔记本,泛黄的纸张,时而表格、时而文字、时而标注,旨为竭力描述当时麻子川大队所发生的各种大情小事。封面之后先是“麻子川大队1957年—1970年基本情况统计”,相当于和上一本工作笔记的衔接和传承,统计项目包括总户数、总人口、劳动力、大家畜、粮食产量、口粮分配、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以及上交国家粮油任务情况等,统计之专、数据之详足见工作认真细致。细细研究,对于了解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情况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农村状况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比如说“副业现金收入”一项,1957年全村全年仅有1401.00元,到1969年时已经达到11689.11元,在那个以农为主、商贸不兴的时代,副业收入破万元说明农村经济发展已呈现出复苏迹象。而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状况以“每人口粮”分配举例来说,饥馑的迹象从1958年已经有所显现,到1960年最困难的时候全村人均口粮只有116斤/年,每人每天口粮只有3两,应该说还是各种粗、杂粮,甚至算不得“粮”。

手册紧接着是麻子川大队1970年生产指标落实情况表和1971—1975第四个五年规划详细情况,主要为农、林、牧、副业生产的各种任务指标落实计划。随后为各种会议记录、阶段性生产安排以及年终粮食产量统计等,都带着很浓厚的特定时代气息。

工作手册封面显示,这本手册的记录者叫“祁进杰”。距1970年已时隔近半个世纪,祁进杰是何许人?是否健在?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安定区李家堡镇麻子川村,在村委会见到了麻子川村原党支部书记张英。张英告诉记者,工作手册的作者祁进杰当时任麻子川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已去世10年有余。他和祁进杰一起共事多年,手册里记录的情况基本了解。据张英回忆,上世纪70年代,解决温饱是第一位的,农业生产都围绕增产增收来组织,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粮食产量提上去。为此,全村紧跟政治形势,大搞“农业学大寨”,兴修水平梯田,积肥养地,农业生产形势很快有了好转,到1970年底统计时,全村完成粮食总产997244斤,比1957年时翻了一番。祁进杰老支书还带头搞了个麻子川大队第四个五年规划,粮食总产量计划从1971年的1367195斤提高到1975年的2747800斤,实现翻一番。

张英任麻子川村村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的时间加起来长达30年,经历了物资匮乏、食不果腹的艰难而漫长的岁月,同时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农村飞速发展、农民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新阶段。张英说,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土地和生产资料全部分配到每家每户,大家开始分开搞单干,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力也得到极大解放,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改革开放40年,麻子川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2012年以来,随着定西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的投入运行,麻子川村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宁静的乡村,随着涌入的流动人口增多,这里每天熙熙攘攘。2018年以前,在考试中心参加机动车考试人员年均超过8万人,直接带动了宾馆、饭店、商店等服务业的空前发展。据粗略统计,目前全村新开宾馆30多家,大小饭馆近百家,相关从业人员达300多人。

麻子川村8社村民陈虎,在2014年之前一直跑运输,后来看到村民纷纷投资建宾馆、开饭店,他也开始心动,果断投资50万元建成400多平米的家庭宾馆,能容纳50多人的住宿需求,效益最好的时候年收入超10万元。

2018年5月之前,麻子川村7社村民马昌还在一门心思地捣腾电商,一间小小的淘宝店见证着老百姓生活的变迁。“以前,村民们只有到商场买东西才放心。这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电商蓬勃发展。大到家具、家电,小到衣服、数码产品,村民全都在网上淘宝。不但价格便宜,而且送货上门,非常方便。”马昌说,前两年他代理“村淘”每天将近30多单业务,2018年随着淘宝对“村淘”业务分成进行策略调整,“村淘”代理的利润空间大幅下降。不得已,他拿出搞电商的一点积蓄,从别人手中接盘了一家小饭馆,生意还算红火,一个月正常收入1500元不成问题。

如今,依托高原夏菜的推广种植,麻子川村民通过种植芹菜一亩收入过万元。庞殿云是麻子川村8社的村民,部队退役后回乡创业,种植芹菜成为他的发家之路。如今,他家混凝土砖瓦房拔地而起,实木家具整齐摆放在客厅中央。种植以碱地芹菜为主的高原夏菜,让庞殿云家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2017年,麻子川村实施了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安置山区贫困农户160户,大多数农户实现零负担入住。集中安置点村民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和卫生室、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旁边配套了产业园,主要发展农家乐,孵化搬迁群众创业、就业,确保有稳定收入,实现“搬得来,住得稳”。

麻子川的变迁,只是定西市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定西扶贫攻坚的铿锵步履,生长于斯的人们正在告别苦瘠,凤凰涅槃迎来新生。

新闻推荐

安定区教体局对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安定讯为进一步巩固全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成果,日前,安定区教体局紧盯寒假放学的关键时间节点,组织专门力量对...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一本工作笔记见证麻子川村的变迁)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