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瑞丰
“我小时候山里天旱少雨、满坡黄土,那时村里人除了种麦子就是种苞谷,一年的收成只够自家吃,压根卖不上钱。”定西亿邦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军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望着眼前如绿色丝绸般的层层丘陵,他不由地感叹,“这株小草虽不起眼,但这几年正凭着产业化大规模种植,我们这里的山坡越来越绿,景色越来越美,群众也越来越富。”
位于青岚山乡青义村的亿邦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安定区发展产业势头良好、带动群众成效明显的众多合作社之一。自2013年创办以来,逐步探索了一条以该合作社为龙头、多个小型合作社积极参与的联合社运作模式,并通过合作社帮扶、机械化种植、订单式收购,有力促进了周边群众致富增收。
“不论旱年涝年,牧草经济效益好、收益稳健成了群众种植牧草的信心源泉。”付军表示,近年来,该合作社借着农村“三变”改革的东风,通过土地入股、租赁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6000多亩从事优质饲草种植,带动周边180多户贫困户发展草蓄产业。
“通过落实贫困户每吨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20元的优惠政策,有效保障了贫困户收益。现在,大家种植牧草的积极性很高,实现了合作社发展、农民脱贫“双赢”!”付军高兴地说。
距离邦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数十里之外的高峰乡明星村的丰农牧草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建告诉笔者,去年雨水合节,农户牧草种植的效益普遍很好,特别是在牧草收购的高峰时节,一辆辆满载着牧草的小三轮车在门前排列成行,合作社平均每天的收购量达60吨左右。
“牧草种植量大,效益也好。我们算了一笔账,不算铺地膜、掰玉米等成本,一年风调雨顺玉米亩产800多斤左右,按照市场行情能卖800元,关键是不一定有人收。”陈建说,“如果种青贮玉米,不仅有企业订单收购不愁销路,而且亩产草量能达到4吨左右,每吨均价300元,可收入1200元,亩均增收400元。”
“牧草种了有处卖、有处销,农户种植牧草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陈建表示,为解决农户交草困境,合作社依托民祥牧草有限公司,以订单形式直接把收购点建在了田间地头,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
新闻推荐
通讯员易思耿“四跟进”“蓝天模式”建立稳定利益联结自从分管乡上合作社经营和马铃薯种植后,安定区杏园乡司...
定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