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昕
2020年春节前夕,当所有中华儿女都在期盼“中国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祖国大地,随之,一场全民皆兵、全员抗“疫”的战争全面打响。
这个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定西市市民为保护自身与家人的安全且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闭门不出、出门戴口罩”这样独特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做出最基本的贡献。于此,有这样一群勇敢逆行的背影,虽然不在防疫一线,但他们也在与疫情争分夺秒,时刻守护我们的城市,为百姓的生命健康默默筑起一道又一道的堡垒。
他们,就是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消毒消杀组的“白衣战士”。
他们,是一群扑灭疫情扩散的“消防员”。
数据显示,从1月23日起,市疾控中心消杀组的12名成员,18天来24小时待命,共执行消杀任务72次80多人次,消杀面积2万平方米。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市疾控中心,走进郑国斌、李霞云等消杀组成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场。
背上20斤装备“作战”
“消杀组目前有12个人,分成2组来保障定西市的消杀工作。8个女同志、4个男同志。”
今年57岁的郑国斌,是市疾控中心消杀组的副组长,对消杀消毒等常规工作经验丰富。
作为一名在疾控前线燃烧了大半辈子的“老战士”,郑国斌曾参与过2003年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防控工作,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主动请缨,依然扛起了消杀的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消杀组接到任务后,有一项程序就是“配药”,按标准配置浓度1000mg/L空气消毒药水。”他边向记者介绍药水的配比、分类等相关知识,边忙不停地做着手头的工作。
谈及特殊时期消杀组工作人员的日常状态,郑国斌告诉记者,一个“累”字足以概括。
记者了解到,每次消杀工作进行的1-2小时里,消杀队员要在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下大汗淋漓;要在震耳欲聋的超低容量喷雾器马达轰鸣声中逐渐习惯;要在直面带菌环境的危险下背着消毒剂负重行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消杀细节。(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建立完善每日情况会商、重点信息互通、攻坚任务对账等工作机制,将来自各单位的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推动劲往...
定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