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定西 今日通渭 今日陇西 今日漳县 今日渭源 今日岷县 今日临洮
地方网 > 甘肃 > 定西市 > 今日渭源 > 正文

从苦咸水到自来水 渭源县北寨镇丁家湾村宋家地社见闻本报记者 王长华

来源:定西日报 2020-07-10 06:53   https://www.yybnet.net/

2020年7月6日,正值农历庚子年小暑节气这一天。

现年53岁,家住渭源县北寨镇丁家湾村宋家地社的村民丁建军,回忆起当年吃苦咸水的经历,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

宋家地社仅有村民28户,120余人。祖祖辈辈,吃水要到离村二、三里之外的一块岩石下去挑,来回最快也得多半个小时,还要上一路陡坡,一担水挑回家,即使是一位壮年男子,也会累得气喘吁吁。

当地村民把这眼从岩石中渗漏出来的水,叫作“出山水”,也就是山泉水。所幸的是,尽管水流不大,但常年不干,只有在干旱季节,出水量就会小一些,但还能够基本上满足村民的吃水需要。不过,这眼泉水的水质,却是又苦又咸的。人喝了这样的水,嘴唇会干裂起泡。

这一天,丁建军带着我们一行,再次来到这眼泉水边,水还是那汪泉水,只不过,这里早已经不是村民们的饮用水源地了。掬起泉水一尝,果然是咸的。

“人不吃了,但羊却爱喝”,丁建军说,“因为羊身体内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喝点咸水,有益于它们的身体健康!”

丁建军家里目前养着35只羊,品种为小尾寒羊和杜泊羊。杜泊羊原产于南非,是由有角道赛特羊和黑土波斯羊杂交而成,主要用于羊肉生产。它不挑食,适应性强,耐粗饲,肉质细嫩,板皮致密,而且杜泊羊的繁殖期长,不受季节的限制。丁建军家里的杜泊羊是从山东引进的,引进繁育了不少羊羔。

丁建军家还养着一头西蒙塔尔母牛,母牛刚生下牛犊不久。西蒙塔尔牛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这个品种被畜牧界称为“全能牛”。

“如果没有水,养这么多牛羊,以前连想都不敢想”,丁建军说,“光这一头母牛,这么热的夏天,一天就要喝两担水(约120斤),你就是光担水,也会把人挣(累)死!”

丁建军夫妻俩还种着13垧(折合亩数约为30余亩)地。2019年,他种了10亩“陇薯7号”洋芋,卖了1万多元;还种了10亩苞谷,10亩燕麦、高粱,作为养殖牛羊的饲料饲草。为了经营这些土地,他还买了一台四轮旋耕机,大大减轻了耕地的劳动强度。

丁建军的院子里还保留着1996年打的一眼水窖。这个水窖是当年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而打的,当时的说法是“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每户利用场院抹砌10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集流场,配套2眼水窖,发展1亩左右庭院经济),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丁建军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打水窖的时候,政府无偿支持了20袋水泥(1吨),人工和沙料,则自己解决。水窖打成后,可以蓄水10立方米左右。如果遇上雨水较为丰沛的年度,这多半年的人畜饮水,也还可以维持;但是,遇到干旱的一年,水窖里的水,就远远不够用了。

这时候,丁建军就必须开着三轮车,到5公里之外的北寨镇去拉水。一辆三轮车只能拉一皮囊水,大约一吨左右,多了没办法拉,因为皮囊装上水后,是波动不稳的,上山的时候,三轮车会仰起来。一车水的价格是2元钱,但运费却要50元,头比身材重!但没办法,水还得吃!而且,从北寨镇拉来的水,也是咸水,但比泉眼里的水,苦咸的程度要稍低一些。

彻底改善吃水困难的状况,是从2011年开始的。那一年,渭源县实施了北部安全饮水工程,从远在100公里之外的黄香沟引来水,黄香沟的水属于洮河流域的漫坝河,是洮河的一级支流,是优质水源。

“如果说长达100公里的主干渠是人体的动脉血管的话,那么,各个支渠就是毛细血管,它们的总长度,达到了1000公里,遍布于渭源县所有的北部山区”,渭源县引洮工程服务中心副局长章晓平说。

丁建军家里,早已经用上了从南部地区的漫坝河引来的干净的自来水,也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从渭源县来说,这也是一项巨大的“南水北调”工程。丁建军家所在的北寨镇,连同周边的新寨、大安、秦祁等乡镇,同属于渭源县北部山区。近年来,西北地区降雨量明显增多,渭源县北部山区一带的植被也逐渐得到恢复。放眼望去,满目葱茏,绿意盎然。

丁建军的庭院里,还保留着早年所打的一眼水窖,窖池里仍然蓄着水,只不过这窖池里的水,储蓄的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雨水,而是自来水。现在的水窖,所起的是备用水源的作用。万一自来水供水出现临时性问题,也不至于出现缺水问题。电源开关一开,水就自动地从窖池里抽了上来。

看到眼前的景象,北寨镇水利站站长周永杰不禁感慨万千:“我以前就听说过,在渭源县秦祁镇一带,早年缺水的时候,老百姓夏天用毛驴驮水,冬天驮来冰块,消融了再吃。”

丁建军家偌大的庭院里,还种上了蔬菜。这些蔬菜,就他家里目前生活的两口子来说,远远吃不完。这个院子,以前是一家大户人家的庭院,占地面积足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底部的墙壁也有一米多宽,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墙壁底部有点坍塌。丁建军回忆说,从他奶奶嫁到他家,这个堡子就存在了不知多少年。

丁建军夫妇生育了三女一男。大女儿丁娟和二女儿丁霞都毕业于定西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丁娟出嫁到渭源县莲峰镇,丁霞成家到了会宁县;三女儿丁丽从辽宁电大毕业后,在辽宁沈阳市康平县成了家。儿子丁谦今年24岁,刚刚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

丁建军夫妇的儿女们,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可能团聚在一起,为这座丁家堡子增添天伦之乐。平常日子,只有丁建军夫妻俩,厮守着他们的牛羊,过着安宁的生活。

堡子外面,就是牛圈和羊圈。

这是一家曾经被水所困的家庭,也是一家因水而获得生机的家庭。

新闻推荐

纵情山水 庸意笔端 记甘肃省青年画家范君

本报记者傅晓云自古以来,山水画的创作为众多画家所青睐,取得的成就也最大,原因是山水最能表现自然的纯朴、高峻、挺拔、瑰丽...

渭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苦咸水到自来水 渭源县北寨镇丁家湾村宋家地社见闻本报记者 王长华)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