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漳县“7·22”地震进入第四天,灾区伤员救治和康复正有序开展。一般而言,在大震面前,黄金72小时救援期过去后,针对灾区的最大救援任务就是安置与重建。从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来看,地震的救援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拯救生命,寻找生命奇迹;第二阶段是灾民临时安置,这包括灾区的社会秩序维持、基本生活保障等等;第三阶段是重建,在废墟之上重新建造自己的家园;第四阶段是恢复,它包括生活环境的还原和改善、心理恢复和建设。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漫长,不仅在于体力,也在于心理。而纵观这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却都离不开两个字——坚持。
还记得地震中那些亲人的呼唤吗?虽然声嘶力竭但却从来不曾放弃。还记得救援人员夜以继日的忙碌吗?即使身体到了极限却依旧坚守自己的岗位。还记得那些志愿者们冒着烈日、大雨为灾民不断服务的声影吗?他们与灾民素昧平生,但全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无私地奉献着自己。这些,都是我们在灾难中应该铭记的永恒。我们面对天灾之所以能够很快地站起来,很大的外力原因正是来自于他们,源于他们的永不放弃和持续坚守,源于他们在战胜天灾过程中迸发出的强大勇气。面对那么多的困难,他们都能坚持,我们每一位活着的灾民,每一个关注灾情的普通人,就更应该继续坚持下去。这种坚持,包括尽自己的能力对灾区进行捐助,包括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为这个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署名马铃薯兄弟的诗歌《汶川,今天你还好吗》这首诗让笔者印象十分深刻——“你曾是那么哀伤的一个名字/你的伤口一直连到了我们的心里/一块被扭曲的土地它有知觉/一座消失的城也有记忆”,“那曾挂在你腮边的泪水/迎风开成鲜艳的花朵了么/伤痛及失去家园的恐惧/是否已在春风里消融/那匍匐下的身影/是否已在爱的激荡下坚强地站起”……每一场灾难过后,都是一次重生。无论对于岷县漳县地震之后存活下来的灾民,还是我们这些不断关注灾情的普通人,阵痛在所难免,唯有继续活着做好自己,才是对坚持最好的诠释。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坚强起来,继续坚持,继续奋斗。
哀伤的名字和难以磨灭的伤口尽管让人难过,但是我们更需要关注新生活、关注未来。我们看到:尽管有外援,但重建和继续生活主要还靠自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灾区重建的最大动力。因此对于灾区来说,坚持与持续,更是一种最不可缺少的精神。在此,让我们向正在坚持着的生命意志,向正在坚持着的救援队伍,向正在坚持着的志愿者,向未来还会不断坚持着的援建、重建者,致以真挚的敬意!
新闻推荐
梅川镇马家沟村是岷县、漳县地震灾区中比较严重的村中之一也是在这次地震中农作物损失最为严重的村庄。地震发生后,全村1400多名受灾群众在村书记包永清的带领下,发扬自立更生、克服困难,不向政府伸...
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