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进入汛期以来,秦州区遭到持续强降雨袭击,特别是连续4次暴雨及特大暴雨,加之受岷县漳县6.6级地震波及,导致区域内多处发生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当洪水泥石流袭来,秦州区交通部门40多名干部职工顶风冒雨,竭力担当,舍家忘我,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打响了一场“生命通道”的保卫战。
灾情严重,公路险情重重,“生命通道”告急:国道316线遭遇泥石流塌方,人车滞留;刘十公路刘家河桥梁决堤,中断交通;上李公路全线被淹,阻塞通行;娘娘坝镇境内村道全部水毁,交通中断……
灾情就是命令!“万众一心,决战洪灾!”秦州区委、区政府发出抗洪救灾总动员。市区各级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娘娘坝视察灾情,亲临现场,冒雨指挥抢险保畅通。全区各部门迅速响应,全面开展抢险救灾工作。面对来势凶猛的汛情和严峻的灾情,秦州区交通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股室负责人分兵把口,成立了3个道路抢险突击队,分别带领业务精干的技术人员深入娘娘坝片区及刘十公路灾情现场开展抢通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从那时起,分赴各线的抢险队员们冒着被随时砸伤和公路坍塌的危险,在雨中来回清理淤泥、疏通道路。
面对灾情、险情,秦州区交通运输局在第一时间组织技术力量,调用抢险机械,携带抢险工具赶赴灾情现场,排查灾情,处置险情,抢通道路,为抗洪抢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自抢险救灾工作开展以来,秦州区交通局共累计投入人员900人次、挖掘机264台次、装载机220台次、清理土石方189500方、填方174000方、铅丝笼2500个、沙袋30000个。
面对灾情,秦州区交通局干部职工不等不靠、全局出动、积极行动、率先作为,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信畅通。在全面做好抢险工作的同时,周密部署,及时安排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水毁灾害普查小组,对全区所有道路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技术鉴定,全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也为下一步做好灾后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交通路政及养护工作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排除路障水患,对危险路段落实专人监控,对隐患桥梁采取限载通行,并在危桥、险路路段设置警示标志120块,为全区抗洪救灾行动提供了交通运输上的安全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截至1月29日,甘肃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个试点县平均参保率达到了57.97%,60周岁以上参保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达到27.43万人,占试点县符合领取条件人数的89.49%,这是记者从2月8日召...
漳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