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者(左)走访农户征求意见
党建中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漳县在各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以“365全天候、一联百全覆盖(1名基层干部联系服务100户群众)”为主要内容的贴心为民活动,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打造三大平台,畅通服务群众渠道。一是打造双向互动平台。划分服务区域,落实区域化服务群众责任制,畅通县直部门、单位和乡镇、社区联系群众双向互通渠道,将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印制成便民服务册,发放到千家万户,接受群众“点名服务”。二是打造三级联动平台。县直部门依托县行政服务中心,代理乡镇上报的办理事项。乡镇设立便民服务站,受理乡镇权限内的代理服务项目和需要上级部门审批、办理的代理事项。村级设立便民服务室,代理乡镇及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三是打造四轮驱动平台。建立联村单位、联户干部、乡镇及驻村干部联系服务平台。
二、采取六项措施,构建为民服务机制。一是实行一站式服务。乡镇整合内设行政事业机构和辖区单位资源,将民政救助等9个方面的58项业务纳入便民服务中心,明确服务职责、工作流程,落实领导带班、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要求,对群众办理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二是开展集中服务。建立村级便民服务室和联村单位驻村工作站,驻村干部、村干部每周一定期在村便民服务室坐班,其他时间轮流值班,集中受理群众办理事项。三是推行代办服务。由驻村干部担任专职代办员,定期办理群众需到乡镇办理且较为集中的事项。四是主动上门服务。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12天,重点宣传惠农政策、了解农村弱势群体的办事需求和所思所盼,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代表会和群众座谈会,对问题进行集体会诊,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五是完善应急服务。健全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在突发性事件中迅速反应、全员参与、集中攻坚。六是注重延伸服务。按照群众诉求难易程度和办理权限,整合乡镇辖区各单位资源及时办理,对乡镇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县直相关部门办理。
三、建立五本台账,推进民事销号落实。一是建立联系走访台账。建立联户干部定期走访制度,各乡镇负责人每月入院入户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10个工作日以上,驻村干部、村干部每周不少于3个工作日到所包村社走访入户。二是建立民生服务台账。注重从群众最关心的就医、教育、养老、住房、食品安全等方面入手,为群众兴办好事实事。三是建立扶贫关爱台账。以社为单位逐户摸底,对生活困难党员群众、残疾人家庭、计生重点户、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一户一卡、分类登记,每月至少走访1次,确保关爱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建立纠纷调处台账。坚持“以调为主,案结事了”的原则,建立和推行由乡镇党委统筹总揽,综治办组织协调,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社区)及双联单位共同参与、协作配合、综合施治的矛盾纠纷化解协作联动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五是建立应急排查台账。坚持对引发各类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和危险区域及社会矛盾深入排查,即时整改。
(作者系中共漳县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甘肃省推广“一喷三防”增产技术甘肃省推广“一喷三防”增产技术本报庄浪讯(记者孙海峰)今年,甘肃省小麦单产预计可达203.6公斤,较上年增加9.8公斤;总产预计达246.3万吨,较去年增加10.4万吨,为争取夏粮...
漳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