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去年以来,天水市先后遭受了“6·20”、“7·8”、“7·21”、“7·25”四次暴洪灾害和“7·22”岷县漳县地震波及灾害,使全市7县区140.62万人(次)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82亿元。灾情发生后,市县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将灾后恢复重建作为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和民生实事,积极争取重建资金、组织灾区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报从即日起,对全市一年来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全景式报道,以飨读者。
本报讯【记者郝勤学】记者从市政府灾后重建办了解到,自去年6、7月份天水市相继发生暴洪灾害和“7·22”岷县漳县地震波及灾害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全市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恢复重建住房已开工建设17508户,开工率99%,其中原址重建已开工12481户,开工率100%,建成11254户,建成率90.2%;异地恢复重建已开工5027户,开工率96.7%;维修加固已完成25602户,完成率100%。此外,多项交通、水利、国土基础设施项目也正在加紧实施。目前,灾区各地正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灾区群众生产正常、生活稳定。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市、县区党委、政府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常抓常议。落实干部包县、包乡、包村、包户责任制,全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安排的原则,分别编制上报了《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天水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天水市暴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为全面科学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依据。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采取召开现场会等切实有效措施,保证了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天水市去年暴洪和地震波及灾害损失大,所需灾后重建资金多。如何争取各类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重建效益,对于市、县区党委、政府是一个考验。灾情发生后,市、县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向省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安排财政预算,接收社会捐助等方式,共筹集各类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6亿多元。同时在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资金的基础上,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有机地整合起来,集中财力搞好灾后重建,所有这些,都为灾后重建提供了资金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二月二,龙抬头。2月23日,以开展陇药产业发展的协调服务为目标的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医药史上曾占据重要历史地位的陇药产业吹...
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