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核桃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本报漳县讯(记者杨世智通讯员李全有)初夏时节,行走在武阳大地,核桃树枝繁叶茂,套种的油用牡丹,结出红红的花蕾。近4年来,漳县大力发展核桃种植,栽植核桃4.1万亩,核桃产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彰显,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漳县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宜核桃树生长。4年前,漳县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利用栽植核桃树的传统优势,把加快发展核桃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富民产业来抓,提出了“3年时间在漳河流域干旱、半干旱山区沿川30里、九岭十八坪,打造3万亩优质核桃基地”的思路,制定了“政府购苗、乡村组织、部门指导、个人栽植”的配套措施,整合项目资金、人力、物力、财力,稳步扩大核桃栽植面积。在这一过程中,县里一方面坚持抓点与面并重,规模与质量并重,新建与管理并重,扩大核桃种植面积;另一方面突出抓精品、办亮点、搞示范,在武阳镇徐家坪,栽植优质核桃树200亩,并套种油用牡丹、观赏牡丹,增加农户收入。
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了4个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又调进核桃优良品种13万株,栽植核桃5000亩。漳县农牧林业局局长牟正安表示,通过免费提供核桃苗、现场技术指导,3年前栽种的核桃树已结果,让农户们尝到了甜头,力争实现“人均两亩园、收入上万元”的发展目标。
新闻推荐
共建美丽新家园——写在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三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杨世智7月,从岷州大地到漳河两岸,连绵不绝的青山之间,层层梯田、茵茵绿草、一幢幢白墙红瓦的民居和一条条新建的公路,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
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