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年66岁却与草编工艺结下长达58年的情结,他就是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常徐村的徐章众。芦苇、高粱秸秆……这些物品在常人眼里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物品,但在徐章众眼里却是宝贝。
东营广饶县大码头镇芦苇资源丰富,草编技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小就学习草编的徐章众最擅长用芦苇和高粱秸秆编制一种捕鱼用具“筌”,除此之外,提篮、粪笆、油筐、老人喝水盛茶壶的暖匣子,徐章众都会编,他用蜕皮的荆条杆编制的漏勺更是一绝。
“过去,草编工艺很兴盛,乡亲们日常用的篮子、筐、粮囤都是用草或柳条自己编的,有时下地干活还穿自己编的草鞋,干这行一年到头都闲不住,当地的芦苇和荆条不够用,还要到外地去割。”徐章众介绍自己年轻时的情况。现在,每年一届的广饶县农民艺术节都会邀请徐章众到现场表演草编艺术。
“草编艺术是手工活,很多年轻人静不下心学,都出去打工了。”谈及草编的传承,徐章众很无奈。为了让这项技艺后继有人,只要一有空,他就教村里的孩子学习;只要有人想学习草编,他都会倾囊相授。徐章众一直在等待着能有一个接班人来接替他,把草编艺术传承下去。 通讯员 张建国
新闻推荐
近日,东营老龄工作赢获全国“双先”:东营市老龄办被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市老龄办主任付守华被授予“全国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全国“双先”无疑是对东营市近年来老...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