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刘海宁
婚礼日期:2013年3月21日
婚礼地点:广饶县
【爱情宣言】看过许多的故事,听过许多的情歌,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生命中的某天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就像诗里说的那样,如果那时没有遇见你,可能这一生,都不会知道如此爱一个人的滋味。 ——— 新郎:姜俊杰 新娘:刘海宁
爱情,更需细水长流
19岁之前,他们不曾相识,不曾参与彼此的世界;20岁,他们相遇,见证着彼此成长的每一步。情人节不能一起过,早餐不能一起吃,甚至不知道两个人腻在一起是什么感觉,没有蛋糕,没有玫瑰花,然而这就是姜俊杰和刘海宁细水长流的爱情。
2005年9月,海宁和俊杰考入中国海洋大学,开始了大学时代。那时候海宁在浮山校区,而俊杰在2公里外的党校。同是校友又是老乡,两人机缘巧合的相识并成为了朋友,打电话,发短信,倾吐彼此的忧虑和无助,慢慢地,从朋友间的相互信任到彼此的依赖,跟所有大学里的恋人一样,很自然地,2007年1月1日,两人正式恋爱了。
崂山和浮山之间,距离20公里。两人每次见面都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但距离不是问题,俊杰每天晚上几年如一日的电话,从未间断过。偶尔两人也会吵架,但一定是把前因后果都弄清楚,有问题就解决,绝不把问题拖到明天。2009年2月,俊杰到北京参加公务员面试,情人节那天打电话给海宁,说买了一份礼物,送她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花。后来,开学后海宁急切地找到俊杰发现礼物是一个镜子时,有些失望地问:“怎么没有玫瑰花呢?”俊杰则笃定地说:“打开镜子,那朵永不凋零的玫瑰花就在里面。”海宁打开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笑靥如花。只是,从此之后,俊杰在北京工作,海宁在学校继续读研,此时两人距离600公里。
600公里,爱依旧零距离
对于分隔两地的恋人来说,见面成了奢侈的事。
海宁和俊杰忍受着思念,忍受着压力,每当走在城市的角落,看见那些互相依偎的身影,也只能在心里说一句想你。“说不担忧是假的,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动摇,我害怕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心的距离。庆幸的是,我一路坚持下来了。”每每回想起那段过往,海宁言语里透着心酸。
两人的校内网也更改了状态,海宁的是“20公里的路程,零距离的爱。现在成了600公里,但爱依旧零距离。”,俊杰的是“距离越来越远,但爱从未走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帮你办张一卡通吧”,“我又不常来,还是不办了吧”,“办吧,你会来北京生活的,早晚会用到。”……这是海宁2010年4月到北京时,两人的对话。
2010年11月26日,俊杰打电话通知海宁接快递,海宁走楼却发现,俊杰站在路口,春风扑面。原来俊杰瞒着海宁坐了一夜火车,就是想给她惊喜,陪她过一个周末。那一刻,海宁的心满满的都是感动。在以后的三年里,虽然距离更远了,但是两地奔波的次数却多了起来,但海宁跟俊杰珍惜每次见面的机会,累并快乐着。
相守,你是我今生最美的遇见
2012年8月,海宁研究生毕业到北京工作,两人终于可以一起吃早餐,一起看日出日落……俊杰回忆起那些过往,眉角都是微笑。其实,他只是不说,在俊杰心里海宁是一个很懂得满足的小女人,一双几十元的鞋子,一件碎花裙子,都能让她觉得幸福,当别人都在追逐大房子、好车子的时候,只有她一心一意跟他在一起。恋爱第五年第五月的第五天,海宁和俊杰去领了结婚证。
3月21日,两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回首一路走来的艰辛,海宁笑着说:“只要抓紧了,幸福就不会走远。两个人,一辈子,执子之手,然后天长地久的温暖相伴。”爱情的故事没有终点,幸福,一直在路上。
(市民记者 黄颖)
新闻推荐
广饶县大王镇第三小学五年级一班李淼林雷锋———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关心他人胜于自己的人,他在人们心里树立了一个不朽的传奇———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如缕缕暖阳,时时温暖着我们,雷锋...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