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涤就绚丽多彩的地方民间文化。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的发源地。清光绪二十六年,时殿元等人将琴书《王小赶脚》由坐唱改为化装演出,形成吕剧雏形。经过几代人创造性的加工改造,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大剧种,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跻身于国家地方戏曲艺术之林。1952年,山东省将化装扬琴定名为吕剧。商业兴等人开创的东路琴书,作为山东琴书三大流派之一,以其优美动听、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而蜚声海内外。
【黄河之水天上来】东营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滨海地带,属黄河三角洲尾闾部分。境域东西最大横距6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6.5公里。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总体平缓,地面高在 6米至8米之间。1855年,黄河从河南兰阳县铜瓦厢(今兰考县东坝头)决口,复入山东夺大清河经区境入渤海。境内有河滩高地、缓岗、浅平洼地、微斜平地、海滩地等微地貌类型。
境内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中国东部沿海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华夏母亲河——— 黄河流经境内12.179公里,年均径流量344.2亿立方米,是境内主要淡水资源。
泥沙资源为世界之最,下游年均来沙量10亿吨,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等矿物质,可放淤改土,“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荒碱地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潜力很大。打渔张引黄工程及广蒲河、广利河、东营河、武家大沟、广蒲沟、支脉河、五六干合排、溢洪河等8条人工排水河道纵横贯穿;以储备水源而建造的座座平原水库星罗棋布,现被命名为“龙悦湖”的广南水库是全国最大的滨海平原水厍。境域拥有海岸线26.7公里,浅海石油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适宜于水产养殖的滩涂面积0.2万公顷。广利港为国家二级渔港。作为原油产量占全国l/4的胜利油田生产和建设的主战场,境内累计探明含油面积357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9.67亿吨;探明地下卤水储量达7亿立方米,地下200米以下发现储量达千亿吨以上的巨大盐矿;另有贝壳、石膏、黏土和煤等矿产分布。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均日照时数2779.7小时,年均实际太阳辐射量127.7卡每平方厘米,气温12.4℃,无霜期 214天,降水量553.9毫米,蒸发量1800毫米。
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及棉花、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是黄河三角洲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生产的棉花纤维长、拉力强、品质优,深受中外客商的青睐;黄河大米以粒大、色青、圆润、米香且微粘甜而著称。植物有柽柳、杞柳等灌木或半灌木,马绊草、芦苇、白茅、黄蓿菜,尤以黄蓿菜耐盐碱、旱涝而成为荒滩上的“碱地王”。野生动物中兽类有野兔、狐、獾、鼬、刺猬等,鸟类中有麻雀、燕子、乌鸦、喜鹊、布谷鸟等近百种。水产资源主要有黄河刀鱼、黄河鲤鱼、中华绒螯蟹(黄河口毛蟹)、梭鱼、青鳞鱼、鲈鱼、毛虾、对虾、青虾、蛤等。
这里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广袤的待开发土地的壮美风光,也有清风湖、龙悦湖、揽翠湖、黄河国际会展中心、雪莲大剧院等人文景观,更有石油大工业和现代化组团式城区的雄伟景象。
黄色与蓝色的汇聚,历史与现代的撞击,绘出了一幅雄奇多姿的画卷。 (记者 方舟)(部分资料选自《东营区文史》)
新闻推荐
“为战士们做点事,是俺的心愿。看到战士们这么喜欢俺缝的鞋垫,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俺年纪越来越大了,只要还能动,这鞋垫就一直做下去。”“八一”前夕,广饶县大码头镇屋子村妇代会主任吴洪英再次...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