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流程》让新人大呼“伤不起”
最近,一张《中国普通结婚流程》表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所过之处“秒杀”一片未婚者的心脏,整整200条大小事项的流水记录令人瞠目。有些条目,比如:大吵过三次以上,反复预演婚礼台步,预演交杯酒,晚上九点整开始闹洞房等,更是让众多准新人倍感压力。不少网友不禁大呼:“结个婚竟然如此麻烦!流程真的有200条之多?”
点开网上热传的这份《中国普通结婚流程》,记者看到,这是给适龄青年的结婚须知,用了四级标题,将结婚需要的准备事项一一罗列,共计二百多项。《流程》中,婚礼筹备事项又分为婚礼筹备计划、婚礼前准备、婚礼前一天准备和婚礼当天流程等5大项,而每一项下面又包含了几十个小项。小项还细致到婚礼时需要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步骤的先后顺序和间隔的时间。
“天啊,早就知道筹备结婚很麻烦,没想到有这么多流程!”在本报热线QQ群上,不少读者被这份《中国普通结婚流程》惊呆了。
在东营结婚也有不少讲究
婆家在广饶县大码头镇的隋女士对结婚时的流程记忆犹新。广饶有“天亮之前迎新娘”的习俗,为此隋女士前一晚基本没有合眼,经过一系列的梳妆打扮后就不能再下地了,要坐在床上等着新郎上门。隋女士说:“我们办婚礼的时候是在夏天,天亮得特别早,五点多家里就热闹起来了,等到婆家拜堂成亲的时候还不到七点!”不同的是,东营市其他县区则多选择天亮后择吉时拜堂成亲,比如七点三十八分,七点五十八分等,有的中午才过门。
说起新房的布置,东营人也有不少讲究。“十八铺十八盖”虽然已是十几年前的说法,却也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不过数量上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格的要求,至于众多被褥中要不要夹一床绿色的,则无从考究了。另外,不少地方还有“盆装麦子插大葱,葱白上面系红绳”的做法,寓意也已不可考究。垦利、广饶等地还会摆放一块长方形的踏脚石在婚床脚边以喻吉祥。
对于迎娶新娘子这一关,东营各地更是传统多多:有的要求新娘车头盖红布,有的则讲究过桥过路时放鞭炮扔钱。还有的村镇更加传统,新娘子上车后,其娘家人甚至要在车后泼一盆水,表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利津县一些地方,新娘要在嘴里含一颗糖果,用脚踢倒一块石头后再出家门。
更有诸如“新娘藏鞋子”、“新郎偷筷子”、“吃生饺子淡面条”等等流传已久的婚俗,也成为不少地方婚礼的必备环节。
市民表示流程并不重要
家住东城胜东锦苑的刘法春今年已经65岁了,回忆起与老伴儿结婚时的场景他说:“我们是1971年元旦结的婚,那时候家里穷,结婚可没有现在这么麻烦!我跟老伴儿经媒人介绍见了两次面就把日子定下来了。”
而刚刚结婚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结婚是一生的大事,具体流程是我自己写的,光这个流程我便准备了好几天。但说到像网上传 的 那样,便太夸张了。太注重繁文缛节,就有些没必要了。”
面对婚前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筹备事项,许多网友不禁产生疑问:虽然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每对新人及其家庭不免都会极尽所能为其筹备,力争尽善尽美,但是如此复杂地筹备真的必不可少么?难道准备越圆满就能代表婚姻越幸福么?
黄河文化传媒集团婚庆部经理徐艺菡表示,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了,物质上有了更高的追求,但更提倡的还是对婚礼筹备采取理性、宽容的态度,不要把结婚弄成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再圆满的流程也不等于幸福一生。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准新人响应厉行节约的号召,对大肆筹备婚礼不再‘感冒\’,而是更倾向于旅行结婚等轻松又便捷的结婚方式。”(记者 方舟实习生 刘文玥)
※相关链接
婚嫁礼俗小知识
定亲:经过提亲 、 相 看(也 叫 “ 相亲”),双方家长认为两家门当户对,男女年龄相当,便相约吉期,正式定亲。
彩礼:20世纪80年代后青年订婚,女方到男方家去,父母还要给“见面礼”,待领《结婚证》时,照例再买些衣料、化妆品等。
婚帖:也叫“下喜书”。迎娶前,由媒人送至娘家,双方按帖操办,做好婚前准备。
婚礼:20世纪80年代后,青年结婚,多乘坐小轿车。
接送:新婚第二天称“三日”,娘家把新娘接回,第三天再把新娘送回婆家,俗称“送六日”,婚仪至此基本结束。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6日,第二届黄河三角洲舞蹈艺术节在广饶县文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吸引了黄河三角洲9市(县、区)的27支代表队800余名运动员参加。本届比赛共设立了十二个大项,130多个小项,包含了少儿及...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