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资料记载,这座寺院四周是青砖墙,庙前是红色正山门和西便门,正门东侧是青砖砌起的钟楼。正山门前是用青砖砌成的3米宽、28层阶的台阶,台顶有5米宽的活动空间,上得台顶便是正山门。此门只有在重大节日或庙会时才打开,平时善男信女们进香走西便门。驻庙的是司田庄人王氏,他全家种着30亩地兼管理着寺院。
这座寺院是直进式前后两排,走进山门迎面是护门祠,北去是广阔的空间直通大殿。寺院东侧是送子娘娘庙,西侧是药王殿,昔日进香讨竹签、求药方治病的人也络绎不绝;越过庙殿北去便是玉皇大殿,迎面端坐者为玉皇大帝像,其左右为太白金星像和文昌帝君像,东侧为东海龙王像和雨师像,西侧为雷神像和风伯像;殿门东侧面向北立的是判官,西侧面北站立的是鬼神。当时,凡村中有丧事者,均先来给鬼神焚纸烧香,以示祈求他们对尸魂放行;正殿的东侧为八吒庙,西侧为居住地,其前有焚香亭一座。这座寺院是哪个朝代创建的现已无考证。整个寺院是砖木结构,庙顶起沿有哈巴狗,表示神家豢养着神犬护殿,顶沿塑有钢叉兽,表示这是庄重威严的神地。
这座寺院原名玉皇庙,山门外台基下东南隅临湾处有一眼甜水井。据传很早的时候,有一天夜静更深之际,一条檩木粗的大虫在钟身上盘着三圈,又把头从钟楼的东窗口伸到庙湾里饮水。这事越传越神,后来人们干脆将庙名改为了青龙寺。
寺院前有一条东西向的大路,路南边是一片开阔的广场,设有南北戏台两座。据说清晚期时,有一年春夏之际大旱无雨,禾苗都快枯死了。农民们在这里祈雨三日,甘雨忽然降临,喜获了丰收。这一带的老百姓为报答上苍的“恩赐”,便北聘麻湾京剧小班,西请博兴京剧童子班,两南北对台戏唱了3天。
当年青龙寺的香火会很盛,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和秋后的九月九日,都是连续3天的庙会。方圆百里的村民、商贾、香客、耍家云集庙会设案摆摊,尤其是纸商香客摊最为火爆,那些善男信女们为了表达虔诚之心,买纸请香从不讨价。特别是在娘娘庙求子、药王殿讨签求药方的善男信女们,跪在门外一大溜。唱戏的地方更是热闹,很多人家都是唤亲邀友前来住宿观戏,白天晚上一台接一台地连唱。夜间散台时,她们若不慎就是被绊倒了或碰伤了也无怨无悔,第二天开台时照样还来。
1937年7月,麻湾处黄堤决口,黄水将寺院围困了长达百余天。庙前便门西侧的百年国槐,也被涝死了。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城后,实行烧、杀、抢掠的三光政策,不断进行“扫荡”、“蚕食”,人民陷入了灾难深渊,青龙寺也受到了冷落。
1943年3月,中共广北县五区委根据广北县委“敌情通报”的精神,为防止日伪军“扫荡”、“蚕食”广北根据地,并避免日寇在寺院就地安据点、炮楼,决定将碑寺口的兴国寺和青龙寺拆除。寺院拆除后,将砖瓦木料分给了附近各村的贫民和出工劳力;将大铁钟送给了八路军山纵三旅兵工厂。
就这样,青龙寺为抗日付出了“毁身、灭家”的代价。
(方舟)
(资料参考东营市地名办)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5日上午,油城环保世纪行工作会议暨2014年活动启动仪式在东营宾馆举行。来自东营市的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将围绕群众关注的水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和大气污染治理问题展开采访活动。本年度的...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