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驴在广饶县陈官乡孙斗村流传了上百年,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活动,而孙奎山就是孙斗跑驴的第四代传人。“跑驴表现了农村新婚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救等经过,有说有舞、诙谐风趣。伴奏乐器主要有小鼓、高音锣、大钹等。”孙奎山说,跑驴就像吃饭一样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在,孙奎山这头“倔驴”有些跑不动了,可他不服输,想让手里的艺术传承下去,跑驴进校园是他一直在摸索的路子。“我在镇上的中学开了个跑驴俱乐部,每周五去教两节课,不收任何费用,只为了让跑驴技艺传下去。”孙奎山说,现在这个兴趣班在2013年开办,已经收了3批学生,“以后这些孩子考大学出去到全国各地,这个民俗文化也会跟着传播到全国各地。”
其实,孙奎山在课堂上教的还只是跑驴和赶驴的部分,制作跑驴这门手艺之所以一直没教,有他的苦衷。“我不是不想教给学生们,是孩子们的时间和精力实在有限。”孙奎山说,制作一个跑驴需要整整3天的时间,选竹子、劈竹条、扎驴身、做“驴皮”等都要耗费很多时间,在课堂上不可能完成,只能教孩子们怎么跑驴和赶驴。
转眼间3年过去了,陈官乡中学走出了孙奎山三百多个徒弟。“刚刚在民俗文化节上表演跑驴的就是我的学生。”孙奎山开心地说。今年年初,孙奎山又当选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斗跑驴和自己都获得了认可,孙奎山的干劲更足了,他说,我这头“倔驴”还会一直“跑下去”。
◤孙奎山在埋头削竹条,扎好的跑驴卧在旁边。
农村大众报记者祝超群
通讯员钟文峰
新闻推荐
□记者李明通讯员马庆亮报道本报广饶讯排骨炖冬瓜、鸡蛋炒黄瓜……9月15日中午,在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小学的食堂里,学生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餐。“由于离家远,孩子中午不回家,自...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