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崤,字钦山,生于东卧石村的一户书香世家,清光绪年贡生,承父业自办学堂执教为师。李崤不但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且品德高尚、德高望重,当时在益都、寿光、临淄、博兴、广饶都有弟子,授功名享利禄者众多,感人传说故事也很多,这里只向大家讲两件事。
话说当年邻村一公里左右的南卧石村有兄弟二人在李崤学堂就读,每天中午,李崤都会发现本村回家吃饭的孩子还没回学堂,这兄弟二人就早已回来了,不觉疑惑。一天中午,李崤跟随在兄弟二人身后,发现两个孩子根本没有回家,而是到村南乱坟地中采点野菜吃就回学堂了。李崤询问后得知,二人家境贫寒,其父早故,靠母亲讨饭生活,因中午母亲讨饭回不来,所以中午兄弟二人不回家。从此,李崤中午免费留两兄弟吃饭,几年后,这兄弟二人双双考中举人。
还有一件事更让人赞叹。有一年,广饶县大码头一带有一富户人家摊上了人命官司,虽冤枉却多次诉讼无果。后来听说掌管诉讼的官员是李崤的学生,使托李崤出面,结果官司很快赢了。后来,这家人抬着满满一食盒金银来到东卧石村答谢李崤,李崤分文没收。后来掌管诉讼的学生知道了,找到李崤说:“我是故意刁难他的,好卖您个面子,让您下半生生活好一点,您却分文不取,您不仅是我的学业老师,更是我的人品老师。”李崤说:“我帮忙不是为了钱,我要的是名声。”
李崤去世后,众弟子和乡邻在村南墓道边立了一块碑,上书“程朱遗范”,上世纪七十年代平坟整地时,有人启开李崤墓,只见他身穿一身蓝布大褂,值钱之物仅一只铜护心镜,真是身无长物。可是,因年代久远,那身蓝布大褂遇风碎得无影了,而那一只铜护心镜,让乡邻换了两包烟,大家抽了。
(通讯员 李承学)
新闻推荐
每年秋冬时节,自广饶县东部乡镇直到东营东西城区,人们大都有这样的记忆,有人会半夜被臭味熏醒,却不知臭味从哪里来。再后来,人们知道,这个污染源来自寿光市羊口镇鱼粉厂。每年秋冬季节,受天气、风向...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