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解本荣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所做的事情却让不少人刮目相看。几十年来,她送走了患病的公公,又同时赡养着婆婆、无儿无女的“大公公婆婆”、“二婆婆”四位老人,成为全村妇女争相学习的榜样。她用自己的行动、真挚的爱心,将传统美德“孝道”诠释得淋漓尽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央三村听听她的敬老故事。
● 她借钱为公公治病
1986年,解本荣的公公得了重病,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老人说:“算了,别治了,反正都是一个死,还是别糟蹋钱了。”
“不行,只要有一丝希望,咱就得治。”解本荣果断地说。此后,她想尽办法,东跑西借,欠了一屁股债,但始终不放弃给公公治病。
漫长的治疗期间,公公眼看着解本荣跑前跑后,端屎端尿,精心照料,从来没喊过一句累,老人平时很坚强,此时心里的脆弱和依赖一下子爆发出来,有一次提起对解本荣和孩子的拖累,又看到他们对自己的尽心照顾,泪流不止。
如此尽心的照顾也没能留住患病的公公。公公去世后,婆婆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终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解本荣就费尽心思哄婆婆开心,不仅细心地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还找来平日里和婆婆要好的街坊邻居,陪婆婆拉呱谈心,帮她早日脱离丧夫之痛。
● 她主动赡养四位老人
解本荣公公的大哥和大嫂无儿无女,二嫂丧夫无子,生活上都非常困难。解本荣照顾自家婆婆的担子本来就很重,却又主动担起了照顾这三位老人的重担。
解本荣家里原本有30多亩地,还另外承包了50多亩,总计80多亩地,全靠解本荣和老伴儿打理。她每天都要去地里忙农活,但对老人的照顾却丝毫没有耽误。每天忙碌完自己的家事后,她便奔波在四位老人之间,伺候吃饭、穿衣、开解心事,每年还从自家不宽余的家庭收入中给每位老人1000多元的零花钱,这些年,无论家中遇到多大的困难,这个习惯从未改变。
婆家的几位老人都是典型的农民,常年的操劳让他们落下了不少病痛,有胃病、神经衰弱、腰痛病等症状,心脏也不太好。为了减轻老人的病痛,使他们早日康复,解本荣四处求医问药,只要听村里人说什么药吃了身体恢复得快,解本荣就急匆匆地赶到药店里为老人们购买。不仅如此,在饮食上,解本荣也处处照顾公婆的喜好,事事顺着老人的口味。有一次午饭时听二婆婆说了句“南瓜挺好吃”,晚饭她便为婆婆准备了南瓜,让老人觉得非常贴心。
● 她带起一股“德孝风”
数十年来,解本荣用辛勤的劳动支撑着三个家庭,加倍精心地呵护照顾着老人的生活起居。如今,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尽管几位老人都已近八十岁了,可身体都还非常硬朗,他们对照顾自己的解本荣一百个感恩和满意:“俺们啥也不缺,吃的、穿的、花的都不缺,俺儿媳妇脾气好,来了这些年了,从来没跟我们红过脸,闹过别扭。”
解本荣的举动在家庭、乡邻之间也掀起了一股德孝之风。家里的孩子们都争相孝敬老人,平时只要一回家就帮着忙里忙外,逢年过节也都要给爷爷奶奶买上点小礼物。解本荣的事迹传开后,邻里之间也都争相效仿她的行为,央三村被评为“好媳妇”、“好婆婆”的人选从之前的四五个一下增加到了十几个,央三村村支书徐强泉说:“在我们村,解本荣的事迹可以教育好几代人。”
就是这么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广饶县的一个农村角落,奏响了家庭社会的文明和谐之音,无怨无悔的努力和奉献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2009年3月,解本荣被广饶县妇联表彰为“尊老敬老好媳妇”,2010年3月又被广饶县县文明办表彰为“广饶县十佳道德模范”,2014年被评为“东营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入选“山东省好人之星”。 (记者 李晓琳)
新闻推荐
本报讯会车让路时险些发生刮擦,因一言不合两车主起了争执,一方为泄愤用棒球棍将对方打伤,并与随行车友一同殴打对方。10月26日,广饶县公安局对这起因会车让路引发的打架事件进行了调解。10月...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