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营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33.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95%,高出全国、全省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空巢老人比例大、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等特点。面对银发浪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东营市各级党政将发展老龄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不断强化措施,扎实推动。
人人都敬老 社会更美好
当下,东营市全市各级将尊老敬老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志愿服务行动的重点。东营市直机关开展了以“牵手夕阳”为主题的与养老机构、贫困老人结对帮扶活动,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很多企业将尊老敬老作为加强职工思想品德教育、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措施,涌现出一大批敬老企业和敬老企业家;各涉老部门、服务行业、服务窗口都设置了“老年人优先”标识,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此外,东营市各级扎实开展“敬老文明号”、十佳敬老楷模和十佳模范老人、孝亲敬老之星等创建评选活动,使尊老敬老助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织就保障网 安享晚年乐无忧
“我的‘工资\’又涨了! ”广饶县的王姓老人拿着刚刚领到的养老金高兴地说。今年东营市东营区、河口区、广饶县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50元/月,其中东营区9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能领取180元;垦利县、利津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20元/月,也远远高于全国及山东省标准,有力地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东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东营市优待老年人规定》、《关于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23份涉老文件。在东营市,7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市级财政承担;对中心城区“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和80岁以上老人,政府按每月300元的标准为其购买养老服务;积极推行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确定了10家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医疗护理服务;百岁老人长寿补贴金达到500-700元/月,居山东省最高水平。
如今,东营市将 “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作为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重要保障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推进力度,全市投保率不断攀升。今年,东营市全市投保金额345万元,超过去年投保总额的15%,投保率在山东省领先。有两个县区财政还为本辖区老年人集体购买了“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撑起保护伞 合法权益有保障
“从东营到利津的公交车凭老年优待卡可以免费乘坐了!”“从县城到乡镇、村的交通车也向老年人免费了!”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在老年人中不断传播着。今年,东营市修订的《东营市优待老年人规定》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生活服务、文体休闲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对老年人实施优待,保证了老年人优待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
据了解,自2005年起,东营市在山东省创造性地实施了老年人生活救助制度,目前救助范围扩大到70岁以上农村和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救助标准达到 70-74岁 360-800元/年,75-79岁480-820元/年,80-99岁1080-1300元/年;10年来已累计为58万人次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救助金2.7亿元。在东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均可免费乘坐中心城区所有线路和达垦利县、利津县的60余条线路公交车,以及各县区部分城乡公交线路;可免费进入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和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单独居住的老年人,可享受有线电视安装费和收视费半价优惠;同时在供水、供电、供暖、燃气等方面适当优惠。东营市的优待老年人政策成为山东省优待范围最广、优待项目最多、老年人得实惠最大的优待政策。
近年来,东营市不断加强老年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加大老年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老年人的依法维权意识大大增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东营市在山东省率先为年满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和城镇贫困老年人免费提供司法救助;全市县以上老年法律援助机构(岗)6个,乡镇街道老年法律服务网点47个,基层老年法律援助联络站47个,基本形成了以法律援助机构为主体、以律师事务所和司法所为骨干、以法律志愿者为补充的法律援助网络。
筑起安全岛 养老服务更贴心
2013年重阳节前,河口区的“五保”老人喜滋滋地搬进了为他们新建的高标准的区中心敬老幸福园,在山东省率先实现区级集中供养;2013年底投资1亿元,拥有500张床位的东营市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建设;2014年初投资4亿元、拥有1800张床位的民办大型养老公寓九九阳光乐园开工建设……随着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升温,东营市的养老产业快速发展。
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的服务需求,东营市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东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东营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3-2015)》和《关于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出科学规划,明确了到“十二五”末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32张养老床位的目标。
据了解,东营市级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00余万元扶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提高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积极性。东营市养老床位数突破10000张,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强化社区养老承载能力。东营市还建设了40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50处农村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并大力推动居家养老。
托起幸福梦 晚年生活乐开怀
“炫舞辣妈,魅力无限;舞出东营,跳在世界! ”这是东营市炫舞辣妈街舞队在韩国仁川参加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中韩文化交流会时的口号。炫舞辣妈街舞队是一支老年舞蹈队,她们的成员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2岁。她们演出时富有张力的舞姿,神采飞扬的活力,让观众心里不由发出一阵赞叹。自成立以来,她们先后3次登上央视舞台,展现了东营市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东营市,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年文化艺术团体活跃在城乡基层。
近年来,东营市大力发展老年文化,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东营市政府投资1700余万元、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县级以上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达到87处,40个乡镇 (街道)、80个社区、1610个村建有老年活动场所;村居建有老年活动室1398个,占总村居数的78%。东营市全市各级各类老年学校95所,在校老年学员达到2.3万余人。
据了解,东营市大力实施“乐龄工程”,以全市老年人文化艺术大赛、“百团千场乐万家”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近3年来,东营市投入100万元对100处基层老年规范化活动室进行扶持,投入30万元奖补了30个优秀老年社团,提高了基层开展老年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构建了老年人的幸福家园。今年东营市又投入25万元资助基层建设50处孝文化基地,使敬老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敬老爱老助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东营市坚持自愿量力、社会需求和个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银龄援农”主题,不断创新思路,搭建载体,大力开展老有所为,成效明显。先后实施了张杂谷8号试验、老年人专用奶奶源基地建设等65个项目,参与老年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组织老专家到田间地头为群众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开展科技讲座。东营市还成立了山东省首家老年人才市场,免费向老年人提供与企业对接机会。先后举办老年人才交流会 52场,2000余名老年人登记求职信息,400余名老年人找到发挥余热的平台。东营市的广大老年人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心教育下一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等社会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爱老人,从心开始”
今年,东营市为庆祝全国第二个法定“老年节”,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2014年“敬老月”活动的通知》,对“敬老月”期间的各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也都印发了开展“敬老月”活动通知。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市公路局、市政协机关、市政府法制办等7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分别制定了具体活动实施方案。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提高了“敬老月”活动的社会参与面,极大得推动了活动深入开展,确保了活动实效,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老年节”前夕,根据东营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从财政列支专项资金,各级党政领导、老龄部门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老年人,对全市五县区的百岁老人代表、贫困老年人代表和养老服务机构代表进行了走访,为贫困老年人、百岁老人每人送去慰问金1200元和慰问品,为每个走访的养老机构送去慰问金1万元,共计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
此外,东营市各县区也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喜迎老年节,东营区举办了门球邀请赛、老年人健身球操表演比赛、老年人书画展等活动,全区共举办各类文体比赛活动50多场次。河口区举办了全区广场文化艺术节老年人专场演出、老年广场舞大赛、老年门球赛等文体活动。广饶县举办了老年书画展、老年节文艺晚会、老年象棋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垦利县举办了“老少同乐、舞动夕阳”专场文艺晚会、大型吕剧电影《幸福公寓的笑声》首映式等文艺活动。利津县举办了象棋比赛、太极拳剑比赛、老年文艺展演等多项活动。 记者 蒋南通讯员 王丽君 张建国
新闻推荐
□尚明宝章全国战斗英雄刘梅村,山东广饶县(原惠民地区、现东营市)人,1940年9月参加革命。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北自东北三省,南至海南岛,先后参加近百次战斗战役,身负8次重伤。1948年3月,在东北四平战役...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