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形势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东营市经济依然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趋稳、稳中趋好的态势。据初步统计,2014年东营市实现生产总值3500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0亿元,增长15.8%;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6.23亿元,增长12.2%。东营正大步走在“由大变强”、向现代创业城市嬗变的关键之路上。
集约发展
农业迈向现代化
“大家打起精神来,争取在午饭前把这片地里的胡萝卜全部装完袋,注意别把保鲜袋弄破了。”2014年10月21日,广饶县李鹊镇凤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正在忙着收胡萝卜,场面甚是热闹。
合作社社员韩小青说,他家有5亩地,光靠种粮食,一年收入也就在5000元左右。现在加入合作社,农产品销路有了,价格还高了,收入是原来的4倍有余。
“分散的小农经济,单打独斗,优质也难以高效,必须扩大种植规模,做强连片经济板块。”东营市农业局局长李士勇介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全市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4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12家,全市合作社达到1551家,基本实现了涉农行政村全覆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98家,带动农户25万户,直接提供就业岗位6.45万个;家庭农场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全市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398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同样重要。东营市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也进一步增强,科技研发成果显著。由市农科院培育的“东饲豆1号”和“东选小叶野决明1号”2个新品种已通过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填补了该市饲草花卉育种的空白。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科技人员下乡406人次,开展面上普及指导培训50次,培训人数4.6万人,指导农户9万余户,服务指导面积90余万亩。
多措并举也使得东营农业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14年,该市秋粮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均实现历史性突破,棉花单产也有较大提高。全市蔬菜播种面积50万亩,总产200万吨,放心蔬菜基地发展到30处;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35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基地。
提升改造
打造经济“升级版”
成立于1998年的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阴极铜生产为主,金、银、铂、钯等稀贵稀散金属综合提取、废旧金属回收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变则通,通则久。”集团公司董事长崔志祥介绍,公司从最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发展为今天总资产243亿元的全国500强,靠的就是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
近年来,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外有色冶金领域的空白,作为“世界第四代铜冶炼新技术”载入史册。目前,国内已有十几家企业采用该工艺技术,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非洲的矿山及冶炼厂已经采用或准备采用该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
对企业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瓶颈的制约,加快转型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对东营市来讲,产业优化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转型、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东营市积极鼓励企业由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迈进,把多元经营、多业并举作为企业转型发展、扩大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华泰集团、万达、利华益、天信、万通、富海等一批重点企业全部成功实施了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战略。同时,以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抓手,东营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开展工业设计、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等研究应用,重点调度了30家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实施的一批支撑作用明显的创新项目,有63个省级项目达到国内领先以上水平,27个产品列入省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
围绕推动重点企业转型升级,东营通过出台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发展意见、设立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奖、聘请工信部研究院编制工业和信息化优化升级规划等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初步探索了加快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
非主营业务剥离
服务业“内提外优”
“进行企业剥离后,公司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配置,而且可以享受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经营业态,还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东营扬帆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经理郭庆文告诉笔者。
东营扬帆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是前不久刚刚从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离出来并注册成立的,也是东营市积极鼓励企业开展非主营业务剥离的一个典范。
企业非主营业务剥离工作是东营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东营市委常委、副市长田青云说,实施非主营业务剥离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转变的必然选择。2014年,该市共剥离新设“三证”齐全的服务业企业431家,超额完成25%。
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也为东营市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东营市2014年确定了总投资352亿元3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截至2014年12月底,已开工项目达到29个,完成投资11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6.9%。
财政资金支持是东营市服务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东营市确定每年在市级财政预算内设立一定规模的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逐步扩大规模。近年来,该市共有19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共计4770万元无偿资金扶持;共安排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2700万元。
辛勤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据初步统计,2014年,东营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完成地税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3.84%,占全部地税收入的40.57%,同比提高1.97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记者扈永顺通讯员齐梅李成报道本报东营讯早春3月,在河口区新户镇新芹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蔬菜大棚映入眼帘。棚内山芹、油麦等蔬菜生机盎然,...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