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饶讯“我们主要为企业提供短期项目攻关和长期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技术服务,实施人员培训工程,开展专业化的技术服务。”5月27日,在位于广饶经济开发区的哈工大东营工业技术研究所,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该研究所已经与广饶滨海新区、山东大王金泰集团等5家企业签订了6项长期合作协议、1项项目技术攻关协议,先后推介先进技术、项目160项。
为何一个全国重点大学会在小县城设立研究所,广饶县科技局副局长温仲平给出了答案,“我们正在实施引才借智工程,对科研院所在广饶新设立的每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都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配备专人协助做好产业情况调研,全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根据技术研发成果进行资金奖励。”
通过借力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优势的方式,广饶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目前该县已经拥有了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大东营工业技术研究院、东营市力吉利工业技术研究院、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广饶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院广饶新型建材产业创新联盟五大公共科研平台。自去年以来,五大平台已推介先进技术、项目370余项,与县内30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
产业研合作的形式让企业尝到了甜头。通过与哈工大东营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山东大王金泰集团引进了热冲压成型生产线,其产品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抗变形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军工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并顺利通过铸造行业准入审核,成为全国铸造生产经营行业标杆。
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借智”助力,广饶县还建立了为产业发展服务的专家集群,按照基础建设、动态服务、精神物质感情合一共建的思路建立壮大专家库。目前,入库管理的专家型人才达196名,涵盖造纸、汽配等7个领域,涉及清华大学、中科院等45个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其中院士5名、泰山学者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8名、“黄河三角洲学者”特聘专家7名。
该县还通过举办论坛、外出参观、高校培训等形式,借外力提内力,抓协同创新促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截至目前,广饶累计组织开展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15次,协助企业与高校、研究院及专家签订合作协议30余项。
有了技术支撑,企业在创新道路上也挺直了“腰杆”。在现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带动下,广饶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县域科研机构内部研发试验设备的更新换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2014年全县4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先后投入资金2617万元,购置试验检测仪器26台(套),完成新型聚四氟乙烯材料、环境友好型碳氢化合物制冷溶剂等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17项。
按照产业项目化、项目科技化的思路,广饶把具有行业先进性、技术关键性、产业引领性的项目,纳入到了重点科技项目库,实施重点科技项目推进服务责任制,实现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实施一代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项目库已收录各类科技项目79项,其中有25个项目获得上级立项扶持,共获得扶持资金948万元。围绕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该县设立了高性能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及制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专项、重大专用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等自主创新重大专项,推动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引才借智工程的实施,在广饶,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向高新技术转变。2014年广饶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35%。
新闻推荐
□记者魏东李明通讯员任建建报道本报东营讯63岁的王加田一路狂奔到事发地点时已气喘吁吁,可是看到河里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呼喊,他急忙跳到河里奋力向孩子游去。游到河中,王加...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