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7月4日,这一天在一年365天的时光中并无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对全市126所小学、78所初中以及383家学前教育机构以及此间近27万学生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上述学校及在校学生都将正式进入暑假模式。一年中难得而又漫长的惬意时光就此到来。
但是,孩子们的欢呼声尚未完全落音,暑假期间如何照看不上学的孩子就成了摆在家长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城市,双职工家长照常上班,孩子们的暑假生活给其带来诸多不便,为此不少家长呼吁现行休假制度亟须完善。在农村,除了条件较好家庭的孩子能获得参加暑期辅导班、特长班的机会外,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不少农村孩子要在一天大多数时间扮演着留守儿童的角色。农村中小学生如何过暑假,引起了包括团市委在内的多方关注。
城市
双职工年休假有限时间安排不易
暑假刚开始第6天,9岁的张英洋就被双职工的父母送到了住在大王的爷爷家。与往年一样,城市双职工家庭将年幼子女送交老人看管的现象仍在上演。张英洋代表了其中一方面情况,即5个工作日要待在老人身旁,周末才可以回到父母身边。其他孩子则是在一天中,上班时间被送由老人看管,下班后被接回家。
记者采访了解到,做暑假作业、看书、看电视,是暑假期间这一类孩子的全部活动内容。至于原因,主要在于老人精力有限,很难陪着他们出去玩,因此只好如此“圈养”着。东城胶州路某教育辅导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年龄悬殊,代际差过大导致缺乏沟通空间,受此影响,孩子们的暑假难言轻松愉快。
“学习我们还真管不了,他爱好的那些话题我们也插不上嘴。”海河小区李大爷无奈地表示,接到照看孙子的任务后,只能保证孩子吃饱喝好,不出安全问题。记者了解到,每天父母来接孩子时,是孙子话最多的时候,这让李大爷非常无奈。
市心理学会咨询师张义平认为,请老人带孩子是最传统的办法,但是有很多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是代沟隔阂,老年人很难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加上隔辈溺爱,不易做到正确引导,容易放任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送回老家的孩子长时间离开父母,有可能成为“新留守儿童”,不利于心理健康成长。
为了能陪孩子过暑假,中心城区不少双职工父母动用了平时都舍不得用的年休假。因此,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已经迎来年休假申请高峰期。据了解,双职工每人一般有10天左右的年休假,加上周末,可以应对近一个月的时间。“父母毕竟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亲自带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有我们陪着,孩子放得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金水小区徐敏夫妇如是告诉记者。
不过,9日中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年轻家长表示,为了孩子安排公休假不太容易,国家应在假期安排上考虑“家有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双职工家庭适当增加点假期,比如延长公休假假期或者缩短暑期上班时间。
农村
爱心活动成效显著但覆盖面窄
由于传统农业附加值和收益低,以及农村中小企业的增多,农闲时本地打工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主流。据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占比四成左右。以河口区为例,2014年该区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5652.08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9.6%。
本地务工的盛行,使得不少农民工的年幼子女在一天中都很难见到父母。对于农民工来说年休假制度往往是摆设,因此这个暑假不少农村中小学生仍将没有父母的陪伴。在广饶县陈官镇高店村里,大学生村官董建敏说,村内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报名参加了暑期辅导班。在这个镇上有5家辅导班,开课时间都在40天以上,费用在1000元左右。“一般是家庭条件较好的才会报名。”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无人陪伴过暑假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善。据共青团东营市委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东营继续开展“暑期爱心家教”活动,截至6月30日已经招募数十名东营籍市外大学生,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在校生,省内各高校志愿支教队,以及青年教师志愿者。
再过几天,广饶县陈官镇北赵村就要迎来这批“爱心家教”。该村大学生村官刘青告诉记者,“爱心家教”将会向村内的孩子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感受城市、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受此影响,孩子们的暑假将会非常充实。记者了解到,全市不少乡镇如东营区龙居镇,也已经面向众多农村中小学生开展了免费的舞蹈和艺术培训。
但是,记者采访发现,相较于巨大的农村学生群体,众多爱心志愿活动只能关照到极小范围。其中,去年历时一个月的暑期爱心家教活动仅为220余名农民工子女送去了一对一的家教,给他们带去了快乐暑假。农村中小学生如何过暑假,更值得社会各界关注。
(记者 张小杰)
新闻推荐
三伏天,天气晴热高温,正是原盐扒收作业的黄金时段。近日,在东八路以东的垦利盐务局所属的盐田里,盐工们正顶着烈日忙碌着扒盐、筛盐、旋盐、收盐归坨,为多产盐、产好盐辛苦劳作。据了解,全市三县两...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